今天看了一則令人男性震驚的報道,報道稱,長期接觸WiFi有損生殖健康。這是一份在阿根廷做的科學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WiFi環境下,精子會出現無活力甚至結構損傷。這份報告恐怕會令男性擔憂。
該研究雖然比較基礎,但結果卻相當直接。樣本來自30位男性,分為2組,一組坐在開啟WiFi功能的筆記本電腦面前,另一組距WiFi有一定距離。兩組的環境溫度都會得到控制。
實驗結果表明,坐在筆記本電腦面前的一組,25%的精子不再活躍,而房間另外一側的一組,該數值為14%。令人擔憂的是,距離電腦較近一組,9%的精子出現了DNA損害。
現階段該實驗還無法證明男性將手機放在褲子口袋內會對生殖健康帶來多少風險。但它說明了男性不育也將成為WiFi對健康帶來影響持續爭論點之一。
長期接觸WiFi有損生殖健康
慎防電磁場影響健康
歐洲議會正在開始討論這一話題,呼吁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同時減少兒童暴露在筆記本電腦、嬰兒報警器、無繩電話等無線設備中的機會。
歐洲議會的報告基于預防的原則而不是暴露在電磁場內會造成損害的確切證據。議會認為,電磁場是最為普遍且增長最快的社會環境影響因素,隨著技術的進步,電磁輻射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
議會舉了手機的例子,表示全球140多萬的基站在接力傳遞信息。為了讓互聯網接入速度更快,不可避免地會更多利用電磁場來提升無線網絡。
WHO的觀點卻與此相左,它檢查了電磁場,特別是由手機信號產生的電磁場對健康的影響。
WHO 表示,雖然出現了關于該話題的大量研究和科學文獻最近的深度報告,但是并沒有證據證明暴露在低水平的電磁輻射下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正如之前提到的,WHO承認生物學影響和低水平電磁場之間存在著知識缺口,因此也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英國健康保護局的科學家也支持WHO保守的觀點。他們的研究檢測了在設備持續傳輸信號時非常微弱的輸出功率,發現正常使用下信號斷斷續續的時候,輸出功率會更低。保證最強發射的有效功率在17至57mW范圍內,低于歐洲設定的100mW標準。
這場關于WiFi的爭論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電磁波過敏癥(EHS),也稱作電磁波敏感綜合癥。
這種病的癥狀還未被證實但已有記錄?;颊邥霈F諸如頭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記憶障礙、失眠、皮膚疹、耳鳴、嘔吐、頭暈等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是由處在無線電話、手機和Wi-Fi環境中所導致的。
出現這種癥狀的病人通常已經在WiFi環境下度過了一段時間,但脫離電磁場環境,例如開始休假后,癥狀就不復存在。
你的想法如何?長期暴露在WiFi環境下有危害嗎?
相關視頻報道
英國研究表明,無線網絡輻射危害健康
一份來自英國的研究表明,無線網絡輻射危害健康,它可能增加心臟病、癌癥風險。
無線網絡輻射會增加癌癥風險
相關鏈接
蹭網卡變成了“防蹭卡”,電磁輻射危及健康
無線網絡普及的今天,蹭網卡也跟著普及了起來。
什么是蹭網,簡單說,蹭網就是使用某些無線接收裝置(如筆記本、臺式機上的無線網卡、帶有WIFI功能的手機、PDA等),利用某些沒經用戶設置權限、密碼的無線網絡連接互聯網的行為。
而蹭網卡就是形似無線上網卡,插在電腦上會自動搜索鄰家的無線網絡,最關鍵的是,它能 自動破解安全密碼,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免費“共享”無線網絡。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