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市場集聚程度高,一直以來都是電信運營商爭奪的焦點。高校對電信運營商而言無論在保持客戶規模、創造客戶價值、體現業務領先等方面,還是未來高端客戶的培育等方面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和三大運營商在高校手機業務搏殺的如火如荼的景象不同的是,在高校內寬帶運營市場競爭表明看起來則要平靜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國內公辦的絕大多數大專院校通常都加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實現高校之間的互連互通,校園網已經非常健全,尤其是在教學區。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目前的82所高校、培訓機構共計有151個校區,分布在上海全部18個行政區(縣) ,總占地面積超過63,160畝,全日制學生人數超過70萬人,教職工人數超過71,600人。上海的多數高校的學生寢室寬帶安裝管理多采用社會化運營的方式,學校交由運營商運營管理,學生寢室帶寬大部分為1M,每個學生寢室每月費用大多數在60元~80元。在學生寢室鋪設寬帶是運營商當前進入上海高校寬帶市場的最常用辦法,目前上海電信在絕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寢室都鋪設了寬帶。
運營商在上海高校寬帶市場占比
高科技市場研究公司,馳昂咨詢(Sinotes)認為,想要在高校寬帶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開拓民辦高校市場,由于民辦高校校園網建設相對較弱,資金、技術都比較缺乏,運營商以協助建設的方式參與高校寬帶建設。
二、在校園網建設比較完善的高校內,通過鋪設WiFi熱點的方式進行市場滲透。
三、以系統集成的方式,向高校提供包括寬帶在內的信息化產品,以滿足高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需求。
回顧:校園營銷戰再打響 運營商感嘆傷不起
新學期來了,新一輪的運營商“校園大戰”已開場。每年8~9月的“迎新”促銷活動都是一場近身肉搏,刀光劍影中,運營商發出“傷不起”的感嘆。對運營商而言,往年類似的暴力事件屢有耳聞,競爭手段花樣頻出。
不過,此前工信部已經發文決心整治校園電信市場,比如不許簽署排他性協議,不許惡意收購對手的手機卡等。但是,“爭一季保一年”的誘惑讓運營商不惜重金砸向這塊“潛力股”。運營商感嘆:“校園市場,每年都要斗得你死我活,費了牛勁,傷了感情,肥了校方,樂了學生。”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石文華指出,在校園市場上運營商玩的是“斗雞博弈”:兩個年輕人各自開一輛車奔向懸崖,誰第一個踩剎車誰就輸!這種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運營商在校園大戰中的尷尬,在KPI(企業關鍵績效指標法)的重壓下,誰首先停下來誰就是輸家。(《北京晨報》8月29日)
點評:
不但自毀形象,還嚴重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為什么工信部發布《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才一個多月,有些地方的運營商就敢視之為兒戲?政府監管部門的權威何在?市場的“看門人”啊,不得不加大監管和懲治力度了!
導讀:移動免費校園寬帶體驗 不限上網時長受青睞
相關鏈接
中國電信推19元校園套餐挑戰聯通36元沃派套餐
北京電信介紹,校園套餐分為四檔,最高59元,最低19元。每款套餐均提供兩個親友號碼,在北京本地撥打免費,學生若在8、9月入網,還可獲得50元話費贈送。此套餐同時面向2G和3G用戶,價格不變。
此外,電信還準備了華為、中興、酷派等各種品牌的十幾款3G手機,均可參加預存話費零元購機活動,享受話費補貼。具體補貼力度尚未公布。
電信表示,上述所有套餐和補貼等優惠舉措,覆蓋北京地區絕大多數高校。北京電信自去年開始已組建高校聯盟,覆蓋了北京地區包括職校在內的200多所高校。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