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經常在一些大街邊看到各種各樣的低價寬帶業務廣告,40塊一個月,還是4M的帶寬,很吸引人。
不過,正所謂便宜無好貨,如此低價格的寬帶,里面有多少陷阱,不言而明。但是,如果你還覺得值得一搏,就看看別人的遭遇吧。
網速時快時慢,網頁也打不開,玩網絡游戲更不行
“剛報裝的一兩個星期,上網、下載文件都正常。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發現網速時快時慢,特別是晚上,經常連接不上,網頁也打不開,玩網絡游戲更不行。”吳先生說,他多次給“運營商”打電話反映問題,但他們口頭上答應后就沒下文了,有時候還直接掛掉電話。
根據吳先生的報料,記者在鎮內的許多巷子里都發現,“2M寬帶包月低至50元”、“4M寬帶包年840元”等印刷精致的小廣告隨處可見,這些廣告大多打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旗號。至于廣告的可信度,受訪的市民都表示真假難辨。
記者隨后撥通了廣告上留下的電話,一位自稱是中國鐵通的服務人員向記者介紹,4M寬帶的年費930元,另一家自稱中國聯通的服務商則說4M寬帶包年為980元。相比之下,兩家服務商的年費要比中國電信的便宜不少,他們說這是開放市場和同行競爭的需要。
“低價寬帶”可能是私分路由器或者是一種詐騙手法
記者從中國電信營業廳了解到,此類“低價寬帶”可能是私分路由器或者是一種詐騙手法。據服務人員介紹,正規的電信運營商很難做到“50元包月”的低價,“可能是一些人裝了寬帶后私裝了幾個路由器,分出幾條線再以50元一個月的價格租給其他人;也可能是騙子,他們收到錢后就失去蹤影。”
該服務人員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寬帶時,不能被價格蒙住雙眼,應選擇正規合法的電信企業,切勿找來路不明的“運營商”安裝,此外,還要保留好安裝過程中簽訂的協議、交費記錄、發票等憑證,以便日后維權。
你的網速達標了嗎?立即測試網速,看看你的真是網速,了解全國的網絡環境。
導讀:城中村寬帶設陷阱,網速不穩定,投訴難
低價寬帶陷阱多 市民入網需謹慎
運營商
差價懸殊 高低雙方互貶低
9月4日,記者按照尹先生所提供廣告上標注的地址,走進了該運營商位于某小區一處民房內的客服中心,簡陋的辦公桌、幾臺電腦及三名工作人員便是這里的一切。
記者了解到,該運營商主要提供3兆、5兆和10兆三種寬帶服務,付費方式有季交、半年交、年交以及兩年交。根據帶寬和付費方式的不同,運營商還推出了相應的贈送上網時間的優惠,從2個月到24個月不等。其中,10兆包年需要一次性繳納1880元,但贈送12個月的網時,折算下來月均僅78元。
記者表示網費低得讓人感覺有些不靠譜,網絡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障,之前還很熱情的工作人員突然顯得不太高興,以略帶嘲諷的口氣對記者說:“中國寬帶業務長期被幾大運營商壟斷,價格都由他們制定,消費者只能默默承受,不少人已經麻木地習慣高價寬帶,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低價寬帶出來的時候,便總會有人懷疑,難道價錢貴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嗎?”
然而,當記者提出能否對網絡的正常率給出一個書面的保證或承諾時,運營商卻表示難以做到。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某家大型電信運營商的營業大廳。經比對記者發現,大運營商與小運營商的寬帶業務收費確如尹先生所言存在天壤之差。該大型運營商提供的1兆寬帶包年業務收費1380元,月均115元,比小運營商10兆包年的月均費78元還高37元。大運營商提供的8兆包年收費4980元,比小運營商10兆包年的1880元多出3100元之巨。
記者向營業大廳的工作人員展示小運營商超低價寬帶的宣傳單,并質疑其收費過高時,工作人員對此表示不屑,表示這純粹是欺騙消費者的陷阱。記者追問其中細節,工作人員卻拒絕回答,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用了您就知道了,一分錢一分貨啊。”
使用者
惡評如潮 普遍反映四罪狀
小運營商的超低價寬帶是否真的物美價廉呢?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多位有過使用小運營商寬帶經歷的市民,結果他們竟無一例外地給予惡評。
趙女士在某家小運營商那里辦理了1兆帶寬的套餐一年繳費1100元,贈送3個月網時,平均每月73元。但是使用效果特別不好,白天還能勉強應付,到了晚上連網頁都打不開。當她投訴后,對方表示帶寬較低,建議她升級使用更高帶寬的套餐。之后她選擇了一年繳1380元的2.5兆寬帶,使用后效果沒有任何的改變。
除了網速無法保證外,更讓使用者頭疼的是頻繁斷網。去年4月,王先生為炒股購買了某家小運營商兩年2兆的服務,開通不到一個月,網絡就不正常了,網站登錄不上,還時不時自動斷網。維修人員來了好幾回,可問題絲毫未見好轉。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某個股票他準備賣出時是20元,可由于網絡突然中斷,這筆交易無法完成,等到幾分鐘后網絡重新連接,價格已經跌到了19.7元,“1萬股損失就是3000元啊,心疼死我了!”
去年6月份,購買某家小運營商2兆寬帶兩年服務的小陳一家也遇到了和王先生一樣的苦惱,不穩定的網絡,讓熱衷炒股的小陳屢次錯過時機。更讓人氣惱的是對方的服務態度,小陳告訴記者,他曾兩次給運營商的客服打電話,第一次對方稱會派工程師上門檢測,可等了半個月,一點消息都沒有。于是在第二次投訴中,他表現出很強硬的態度,這次工程師倒是很快上門了,“但也就打開電腦看了看,過后我也沒覺得網絡質量有什么明顯好轉。”后來,忍無可忍的小陳向對方提出了退款的要求,但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兩年優惠套餐是不能辦理退款的。退款無果,小陳至今依然被套餐“套牢”。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在網上輸入了兩家小運營商旗下的寬帶業務名稱,結果發現,不僅在北京,在全國很多地方,網民對其業務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其抱怨主要集中在網速難達標、網絡不穩定、售后服務差、退款很困難四個方面。
專家
陷阱密布 欺騙市民不專業
小運營商吹噓的超低價寬帶到底存在什么陷阱呢?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李先生,請他對網民在使用小運營商寬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釋疑。
“5兆甚至是10兆的寬帶,為什么網速還是那么慢呢?”這是不少市民在使用小運營商寬帶時最大的疑問,對此李工程師介紹,目前北京有二三十家具備二三級電信網絡運營資質的小運營商。這些運營商可以向骨干運營商批發一些帶寬資源,批發來的帶寬供整個小區共享使用。例如一個小區也就10兆的帶寬,分到每棟樓也就2兆。若白天住戶都上班,在家使用寬帶確實能達到2兆的帶寬,但晚上有大量用戶使用時,網速直接受到影響。而正規的大型運營商都是為每戶單獨拉一根線,你申請了幾兆帶寬就能獨享到這么多帶寬,帶寬也實時有流量表記錄。但小寬帶運營商是絕對無法提供流量表,更無法控制帶寬。“這些小運營商往往就是欺騙消費者不懂通信技術,小區寬帶商按不同的帶寬標準進行收費,他們標榜的10兆帶寬其實享受的帶寬資源和申請1兆沒有任何區別。”
關于小運營商寬帶經常掉線的問題,李工程師說,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原因。一是小運營商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不夠,選購的設備不規范、標準不統一,致使設備穩定很差,當網速不能保證時就會出現掉線、斷網的情況。此外,更普遍的一種原因是,由于這些小運營商的帶寬都是從主干運營商那里買來的,因此,他們要從骨干運營商離這個小區最近的路由器那里拉線過來。而現在很多小運營商為了降低成本,從張家口、石家莊等外地骨干運營商那里購買帶寬,然后拉線過來的時候一路上信號不斷衰減,再加上這些小設備商又沒有在地上鋪設纜線的權限,很多都是架空線路,這一帶寬輸送過程長且各環節都容易出現問題。“有的網民發現自己家的IP地址顯示的竟然是外地就是這個原因。”
李先生表示,相比小運營商標榜的超低價寬帶,正規骨干運營商提供的寬帶服務收費確實高一些,但品質也更有保證。“正規的骨干運營商與用戶簽訂的寬帶使用合同中,明確規定了出現了什么情況會進行退費。若經過運營商改進和協調后,用戶對于服務或是帶寬不滿意,會根據合同規定進行正常退費。該合同也可以作為訴訟時的法律依據。若用戶使用骨干運營商的網絡出現問題后,可撥打客戶熱線,一般小問題客服人員會當時在線幫你解決,解決不了的話也會告知你大概多長時間內會派人上門解決。”李先生提醒市民在選擇低價寬帶時,最好先到網上了解一下其他網友使用后的評價,切不可為了貪圖一時便宜盲目入套,以免得不償失。
相關鏈接
慎用城中村寬帶 網速慢得像撥號頻掉線
家住花都新華鎮五華直街的駱先生表示,今年以來,“鵬博士”寬帶公司的廣告鋪天蓋地。年初,電信包年套餐到期后,他對比發現“鵬博士”的3M寬帶網包年更便宜于是就報裝了。
沒想到幾個月下來,“上網上得郁悶死了”。他說:“經常掉線,節假日網速更堪比撥號時代。”
由于幾位鄰居都遇到相似的情況,他們相繼跟鵬博士公司反映,但問題仍未徹底解決。駱先生說:“報裝時千答應萬承諾,現在找個人上來維護也難,更別說貨不對版的退款要求。”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