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及NAS技術分析
目前存儲市場主要有三種方式: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加存儲)、SAN( 存儲區域網)。
傳統的直接存儲的模式DAS是直接將存儲設備連接到服務器上,一方面,當存儲容量增加時,這種方式很難擴展;另一方面,當服務器出現異常時,會使數據不可獲得。NAS和SAN的出現適應了網絡正成為主要的信息處理模式的發展趨勢。IBM大中華區存儲事業部總經理何國偉先生也認為,“未來的世界是網絡存儲世界,存儲的外部化將是未來發展趨勢,因此IBM存儲的重點將放在SAN、NAS上”。
NAS簡單靈活
NAS――網絡附加存儲,即將存儲設備連接到現有的網絡上,提供數據和文件服務。NAS服務器一般由存儲硬件、操作系統以及其上的文件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簡單的說,NAS是通過與網絡直接連接的磁盤陣列,它具備了磁盤陣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NAS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絡拓撲結構連接,可以無需服務器直接上網,不依賴通用的操作系統,而是采用一個面向用戶設計的、專門用于數據存儲的簡化操作系統,內置了與網絡連接所需的協議,因此使整個系統的管理和設置較為簡單。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并且物理位置靈活,可放置在工作組內,也可放在其他地點與網絡連接。因此,用戶選擇NAS解決方案,原因在于NAS價格合理、便于管理、靈活且能實現文件共享。 以IBM為代表的業界各大存儲廠商紛紛推出NAS解決方案,IBM公司最新的NAS產品主要包括:NAS 200, NAS 300, NAS 300G。NAS 200塔式存儲設備主要是針對需要大量高性價比存儲設備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和需要電子郵件存儲或視頻文件服務的客戶;NAS 300的雙引擎設計可以支持關鍵業務高可用性應用,如大型部門和小型企業中的應收帳戶、工資支付或客戶支持。NAS 300G網關則是業界第一種開放式NAS設備,能將LAN與SAN連接在一起,NAS 300G允許基于局域網的客戶機和服務器與現有存儲區域網(SAN)互操作,實現了SAN與NAS的統一。
在2001年存儲展中,有一家專門做NAS存儲的廠商AUSPEX也頗引人注目,AUSPEX始建于1987年,可稱為NAS市場的創建者和領頭羊,AUSPEX通過其專利技術――功能多處理結構(Founctional Multiprocessing)把文件服務功能的不同功能分解到不同的專用CPU上,借助專用OS為客戶提供了大容量、高性能和高可靠的網絡數據服務。其產品系列包括NS2000通用網絡文件服務器、NAS3000系列,其中NAS 3010LPDA最大磁盤容量達12TB,可接入36GB和73GB的磁盤驅動器;NAS3010XR采用內嵌式SAN結構,可通過光纖通道接入SAN交換機,實現對SAN的存儲管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