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些年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都組建了內部局域網,來實現自動化無紙辦公等高效率、低成本的運營和管理。很多新成立的中小 企業以及一些以前沒有組網的老企業,現在也都紛紛組建企業局域網,企業中“無網不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但是這些企業由于原來并沒有網絡管理和規劃的經驗,很多新上任的網管對IP地址的規劃管理不夠重視,以至于在以后需要擴展網絡或增加 服務時造成很多不便,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結構化的編制對日常的維護管理也會逐漸增加難度。所以,本文將對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等 方面做一個介紹,讓我們先來看看地址分配的幾個基本規則。
規則一:體系化編址
體系化其實就是結構化、組織化,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和組織結構為原則對整個網絡地址進行有條理的規劃。一般這個規劃的過程是由大局 、整體著眼,然后逐級由大到小分割、劃分的。這其實跟實際的物理地址分配原則是一樣的,肯定是先劃分省市、再細分割出縣區、再細分出 道路、再來是街巷,最后是門牌。從網絡總體來說,體系化編制由于相鄰或者具有相同服務性質的主機或辦公群落都在IP地址上也是連續的, 這樣在各個區塊的邊界路由設備上便于進行有效的路由匯總,使整個網絡的結構清晰,路由信息明確,也能減小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而每個區 域的地址與其他的區域地址相對獨立,也便于獨立的靈活管理。
注:將多條子路由條目匯總成一條都包含其內的總路由條目,這就是路由匯總或叫路由歸納。路由器在檢查計算路由時是比較消耗資源的, 路由條目越多,路由表越長,則這個過程耗時越多,所以通過路由匯總減少路由表的長度,對提高路由器工作效率是很有幫助的。
能不能進行有效的路由匯總、匯總的效率如何,都跟網絡結構中IP地址網段的分布有密切關系。IP地址的部署越連續而有條理,則路由匯總 越容易也越有效,所以我們在部署網絡時應該重視體系化編址。在子網環境中,當網絡地址是以2的指數形式的連續區塊時,路由歸納是最有效 的。
規則二:可持續擴展性
其實就是在初期規劃時為將來的網絡拓展考慮,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在將來很可能增大規模的區塊中要留出較大的余地。IP地址最開始是 按有類劃分的,A、B、C各類標準網段都只能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地址。但現在發展到了無類階段,由于可以自由規劃子網的大小和實際的主機數 ,所以使得地址資源分配的更加合理,無形中就增大了網絡的可拓展性。雖然在網絡初期的一段可能很長的時間里,未合理考慮余量的IP地址 規劃也能滿足需要,但是當一個局部區域出現高增長,或者整體的網絡規模不斷增大,這時不合理的規劃很可能必須重新部署局部甚至整體的 IP地址,這在一個中、大型網絡中就絕不是一個輕松的工作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