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數據與信息
1.數據
數據(Data)是用來記錄信息的可識別的符號,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
數據是數據庫中存儲的基本對象。從廣義的角度來講,數據有多種表現形式,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語言、學生的檔案、貨物的運輸情況等,都是數據。
為了了解世界,交流信息,人們需要描述各種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可直接用口然語言描述。在計算機中,為了存儲和處理這些事物,就要抽出對這些事物感興趣的特征組成一個記錄來描述。例如:在學生檔案中,如果人們最感興趣的是學生的學號、姓名、性別、年齡、院系,則可以這樣來描述一個學生:(20100201,劉乾,男,22,管理學院)。
這里的一行數據稱為一條記錄。從這條記錄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學號為20100201的學生是來自管理學院的一名男生,名叫劉乾,今年22歲。
數據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數據有“型”和“值”之分
數據的型是指數據的結構,而數據的值是指數據的具體取值。數據的結構指數據的內部構成和對外聯系。
(2)數據受數據類型和取值范圍的約束
數據類型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合設計的。數據類型不同,數據表示形式、存儲方式及數據能進行的操作運算各不相同。數據的取值范圍亦稱數據的值域。為數據設置值域是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及避免數據輸入或修改時出現錯誤的重要措施。
(3)數據應具有載體和多種表現形式
數據是對客觀物體或概念的屬性的記錄,它必須有一定的物理載體。紙張、硬盤、磁帶、磁盤等都可以作為數據的載體。數據具有多種表現形式,他可以用報表、圖形、語音及不同的語言符號表示。
2.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指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后所獲得的有用知識,是人們頭腦對現實世界的正確反映。它與載體無關。
信息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提高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減少人們活動的盲目性;信息是社會機體活動的紐帶,社會的各個組織通過信息網絡相互了解并協同工作,使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社會越發展,信息的作用就越突出;信息又是管理活動的核心,要想把事物管理好,就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進行工作。
信息有以下三個重要特征:
(1)信息源于物質和能量。信息的傳遞需要物質載體,信息的獲取和傳遞需要消耗能量,信息不可能脫離物質而存在,其載體可以是報紙、磁盤等。
(2)信息可以被感知。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感知,可以通過感覺器官,也可以通過各種儀器儀表來獲得,不同的信息源于不同的感知方法。
(3)信息可以存儲、加工、傳遞和再生。人類可以用大腦存儲少量的信息,用文字、計算機等長久的存儲信息。人類可以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取舍整理以及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進行傳遞和再生。
3.數據與信息的聯系
數據與信息,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則是對數據有意義的表現,是對數據的解釋。同時,數據和信息又是相互區別的,某一具體的信息和表示他的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又會因環境而變化,并非所有的數據都能表示信息;而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符號表示,同一數據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數據與信息的關系可用圖1.1來表示。
計算機系統的每項操作,均是對數據進行某種處理。數據輸入計算機后,經存儲、傳送、排序、計算、轉換、檢索、制表及仿真等操作,輸出人們需要的結果,即產生信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