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JavaScript 中令人困惑的變量賦值
2024-09-06 12:41:44
供稿:網友
Javascript是一門弱類型的語言,聲明變量不需要聲明其類型,var x 就可以等于任何類型的值。
比如:
var str = "string....";
var arr = ["this","is","array"];
var obj = {name:"caizhongqi",age:26,sex:"male"};
這些都是正確的,這似乎非常簡單方便,但是這種方便也會帶來一些令人難于捉摸的意外,看看下面的例子(例1):
<script> var x = "this is string";
var y = x;
x="ni hao";
alert(y)
</script>
你可能一下子知道alert出來的就是“this is string”,沒錯,但對于用Java語言的程序員來說,var y=x 應該是把x在存儲器中的地址(指針)賦給y變量才對,因此他們覺得應該alert出“ni hao”才會更符合Java語言的習慣,但JavaScript語言不是這樣,字符串的賦值是直接量操作,直接把數據copy給y的存儲空間。
再看看下面的例子(例2):
<script>
var x = ["hello"] // 這是一個數組,只有一個元素,并且該元素為字符串類型
var y = x;
x[0] = "world";
alert(y[0]);
</script>
如果你還以為alert出來的是“hello”,那就錯了。當 var y = x 時,x不是已經把它的數組給了y嗎?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當 var y = x 時,x傳的是它在存儲器中的地址(指針)!x[0]="world" 修改了在原存儲位置上的數據,因此alert(y[0])就是拿x的新值出來alert?;靵y了吧?怎么一會兒是直接量一會兒是引用量呢?
不急,下面的例子將更加混亂(例3):
<script>
var x = ["hello"] // 這是一個數組,只有一個元素,并且該元素為字符串類型
var y = x;
x = ["ni","hao"]; // x 將變成一個新的數組了。
alert(y[0]);
</script>
你的眼睛告訴你,alert出來的是“hello”!這讓人捉摸不透古靈精怪的JavaScript!
周星馳的《國產零零漆》中有類似的一幕:
當星爺剛從深圳到香港執行任務時,袁詠儀從他的行李中發現一個吹頭發的風筒,星爺說這其實是個須刨,把皮鞋拿出來一看卻是一個風筒,一個貌似大哥大電話的玩意其實又是一個須刨。須刨與風筒把袁詠儀與觀眾都搞混亂了,哈哈哈哈,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片,第一次看時肚子都笑痛了。
回過頭來再看看剛才的變量賦值,直接量與引用量的使用,就好像須刨與風筒換來換去,把我們都搞暈了。
其實問題出在對x的第二次賦值 x = ["ni","hao"] 上,我們看看變量在存儲器上變化以及JavaScript在對待字符串類型與對象類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