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Blog了,最近總結了一些javascript不同于其他語言的特點,數組的length屬性就是一例。
數組對象僅有一個屬性,這個屬性就是length,它表示數組的長度,即其中元素的個數。因為數組的索引總是由0開始,所以一個數組的上下限分別是:0和length-1。和其他大多數語言不同的是,javascript數組的length屬性是可變的,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當length屬性被設置得更大時,整個數組的狀態事實上不會發生變化,僅僅是length屬性變大;當length屬性被設置得比原來小時,則原先數組中索引大于或等于length的元素的值全部被丟失。下面是演示改變length屬性的例子:
由上面的代碼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length屬性的性質。但length對象不僅可以顯式的設置,它也有可能被隱式修改。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一個未聲明過的變量,同樣,也可以使用一個未定義的數組元素(指索引超過或等于length的元素),這時,length屬性的值將被設置為所使用元素索引的值加1。例如下面的代碼:
代碼中同樣是先定義了一個包含10個數字的數組,通過alert語句可以看出其長度為10。隨后使用了索引為15的元素,將其賦值為15,即arr[15]=34,這時再用alert語句輸出數組的長度,得到的是16。無論如何,對于習慣于強類型編程的開發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很令人驚訝的特性。事實上,使用new Array()形式創建的數組,其初始長度就是為0,正是對其中未定義元素的操作,才使數組的長度發生變化。
由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到,length屬性是如此的神奇,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增加或者減少數組的容量。因此對length屬性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在開發過程中靈活運用。
附留言:
supNate:沒有具體例子,竊以為了解了length屬性,就理解了javascript中的數組。而數組是完成很多例子的基礎。因為和其他語言區別比較大,所以單獨講一下。例如實現低版本瀏覽器不支持的數組的pop方法:
Array.prototype.pop=function(){
if(0==this.length)return;
var temp=this[this.length-1];
this.length--;
return temp;
}
這樣數組就能作為棧使用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