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份,Google宣布“會用10周的時間,以新的渲染引擎Blink取代旗下所有平臺的現有Chrome瀏覽器引擎Webkit”。在近日的GoogleI/O開發者會場上,Blink團隊表示,他們已經刪除了原有WebKit中的880萬行代碼。
Blink引擎
幾個月前谷歌曾介紹,Blink引擎現階段以精簡內部結構為主,近期將刪除大約7000個文件和450萬行WebKit2兼容代碼。而照如今的進度看,Google在移除WebKit上的工作效率已經遠遠超出預期。
目前Blink項目組的工作除了刪除代碼以外,還包括了一些新的實驗,比如LazyBlock布局——檢驗能否通過先處理屏幕中的顯示內容來加快引擎對大型Webapp的渲染速度。目前實驗的結果是,渲染時間從原來的4秒降低到了32毫秒。
關于Blink引擎
Blink其實是WebKit的分支,如同WebKit是KHTML的分支。
Google的Chromium項目此前一直使用WebKit(WebCore)作為渲染引擎,但出于某種原因,并沒有將其多進程架構移植入Webkit。
后來,由于蘋果推出的WebKit2與Chromium的沙箱設計存在沖突,所以Chromium一直停留在WebKit,并使用移植的方式來實現和主線 WebKit2的對接。這增加了Chromium的復雜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Chromium的架構移植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Google決定從WebKit衍生出自己的Blink引擎。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