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們使用以下的字體設置(先別管合理不合理)
font-family:Verdana,Tahoma,Arial,5b8b4f53(宋體),sans-serif
讓后分別放在IE6、IE7、IE8、Firefox、Chrome等主流瀏覽器中測試,發現在IE7和IE8瀏覽器中顯示英文和數字時字體有區別(見下圖)
“Aisleep”和“88”感覺上面有明顯的鋸齒而下面的感覺粗厚平滑一些。
大家知道,這是因為IE7/IE8瀏覽器中[屬性] > [高級]選項卡 > [多媒體]有一個ClearType(
增強屏幕字體)屬性,默認是被選中的原因(見下圖)。
如果把這個選項去掉勾,那IE7/IE8瀏覽器顯示的字體就和其它瀏覽器統一了。反之,通過Windows控制面板 > ClearType Tuning 啟用ClearType(見下圖)
對于操作系統控制面板沒有ClearType Tuning選項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1. 單擊[開始],單擊[控制面板],單擊[外觀和主題], 然后單擊[顯示]。
2. 在[外觀]選項卡上,單擊[效果]。
3. 單擊選中[使用下列方式使屏幕字體的邊緣平滑]復選框,然后單擊該列表中的 ClearType[清晰]。
那以其它瀏覽器顯示的字體就會和IE7/IE8統一了。(注:據我調查大多數XP操作系統默認為“標準”)
接下來會看到一些測試和整理,目的只是為了解字體在不同設置下的特性。這里不會有什么字體的推薦設置,因為我認為字體的設置和你所做項目的具體情況有關,沒有什么設置是最好的,只要清楚字體在不同設置下的特性才能在以后的應用中得心應手。
測試:12px和14px的字體大小是中文網頁中最常見的;字體family:黑體,宋體,sans-serif,Verdana,Tahoma,Arial,Helvetica(沒用雅黑字體,雅黑字體在Vista以后的操作系統才有,但根據網站數據統計80%都是XP操作系統,目前兼容性會是個問題);文字加粗容易分辨區別,瀏覽器:IE6/IE7/IE8/Firefox3.6/Chrome4.0。
整理:
從 ClearType角度:除了IE7/IE8外其它瀏覽器字體顯示效果都是一樣的,如何統一所有字體顯示效果,方法上面已經說過。
* 黑體:字體大小12px/14px時 ClearType設置有作用(16px/18px/20px時無作用,22px以上會有作用);
* 宋體(5b8b4f53):字體大小 12px/14px/16px/18px時ClearType設置無作用(20px以上會起作用),所以 12px-18px之間的宋體在所有以上瀏覽器中能得到高度統一,但粗體的符號顯示真的很不理想比如"@";
* sans- serif:無襯線字,細心的一定發現唯獨這類字體上圖中出現了三種字體。在IE6和IE7/IE8中區別只是ClearType設置問題,字體其實就是Tahoma(無襯字),但在FireFox和Chrome中調用的是宋體(襯字)(可設置);
* Verdana:ClearType設置會有作用,IE6/FireFox/Chrome中有明顯的鋸齒。
* Tahoma:ClearType設置會有作用,IE6/FireFox/Chrome中有明顯的鋸齒。(仔細觀察其實 Verdana和Tahoma字體外形是差不多的,只是單詞中字母間距的區別。)關于Verdana和Tahoma再延伸一下,之前看到過根據 Jackob Nielsen用戶調研顯示,Verdana 字體是易讀性最高的,推薦設置為第一默認字體,前提那是英文站點。但在中文站點又要老生長談中英文排版問題,具體用什么字體要考慮文章中是否有斜體、粗體:
o 當ClearType設置為“標準”時,Tahoma比Verdana鋸齒感強,而且Verdana字母的間距較寬的優勢會體現出來。
o 當ClearType設置為“清晰”時,Verdana和Tahoma效果相近。
至于說Verdana由于字母間距的問題導致中文結合時效果不佳,對平常的瀏覽和排版的影響是微乎的(Verdana的字體文章會更長一些),如果我不那么刻意去比,幾乎是看不出來的,何況是大多用戶(我做過測試把兩種字體的文章分開,分別給朋友、同事、家人等不是專業領域的人看,Ta們沒有任何意識,并且在我指出字體區別后,他們對我說:“你也太無聊了吧?”)。所以具體用什么字體時,最關鍵還是考慮字體用在什么對象(系統、訪問者)上,然后是字體是否會涉及到的變化:大小、斜體、粗體。
* Arial 和Helvetica:以上瀏覽器中視覺上幾乎是一致的(IE7/IE8中感覺上顏色偏深一些),無鋸齒感覺,但和Verdana、Tahoma 比起來整體偏小很多。可以把字體設置的大一些,CSS樣式中就會多一行特殊的定義。
網絡上有人整理相關的字型設定,我把它轉給過,給需要的網頁設計師參考。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family: ‘Arial Black’, Gadget, sans-serif;
font-family: ‘Bookman Old Style’, serif;
font-family: ‘Comic Sans MS’, cursive;
font-family: Courier, monospace;
font-family: ‘Courier New’, Courier, monospace;
font-family: Garamond, serif;
font-family: Georgia, serif;
font-family: Impact, Charcoal, sans-serif;
font-family: ‘Lucida Console’, Monaco, monospace;
font-family: ‘Lucida Sans Unicode’, ‘Lucida Grande’, sans-serif;
font-family: ‘MS Sans Serif’, Geneva, sans-serif;
font-family: ‘MS Serif’, ‘New York’, sans-serif;
font-family: ‘Palatino Linotype’, ‘Book Antiqua’, Palatino, serif;
font-family: Symbol, sans-serif;
font-family: Tahoma, Geneva, sans-serif;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serif;
font-family: ‘Trebuchet MS’,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family: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font-family: Webdings, sans-serif;
font-family: Wingdings, ‘Zapf Dingbats’, sans-serif;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文章引用地址:http://www.iefans.net/liulanqi-ziti-shezhi/ 作者:iefans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