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界面設計應該擁有高轉化率且方便用戶使用,換句話說:既能達到商業目的又能滿足方便易用的要求。
有一個設計咨詢公司根據自己的客戶案例,總結了75個經過實踐證明的原則:
@喬向陽之前國內流傳這篇文章的前40個規則,后35個是我熬夜翻譯的,這個網站會不斷的更新添加新規則,建議收藏。
1. 使用單欄布局代替多欄布局
單欄布局能夠讓用戶對全局有更好的掌控,對內容一目了然。而多欄布局可能會分散用戶注意力。最好的做法是用一個有邏輯的敘述來引導用戶并在末尾放上你的行動按鈕。
2. 使用禮品誘惑代替生硬的推銷
例如可以給用戶提供禮物來表達你的友善姿態。更深層的講,送禮是一種基于互惠原則的有效說服策略。顯而易見的好處是讓你在往后的活動進展中更加順利。
3. 合并重復的功能避免分散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你增加了很多模塊、元素,而且功能相同。碎片化的界面會增加用戶的學習曲線,所以需要合并重復的功能,重構你的界面。
4. 用戶的評價好過自賣自夸
用戶好評是另一個可以提高轉化率的說服策略。當潛在客戶看到其他人對你的服務給予好評時,項目機會會大增。所以試著提供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據證明這些好評是真實可信的。
5. 重復你的主行動按鈕
多次重復主行動按鈕的方法適用于界面很長或者分頁的情況。
6. 區分開可點擊和已選擇的樣式
視覺風格,如顏色、深度和對比度都可以當做可靠的線索以幫助人們了解你的導航界面:我在哪里,我能去哪里。為了讓用戶清晰,可點擊元素(鏈接,按鈕)、已選擇元素(選擇的菜單)、以及純文本的樣式應該是彼此明顯不同,而且在界面上要保持一致性原則。在視覺上,我們一般認為藍色表示可被點擊,黑色表示已被選擇或是什么。
7. 給出推薦而不是讓用戶來選擇
當列出許多選項時,給出一個重點推薦項是個不錯的做法,盡管推薦的設置無法滿足所有用戶,但這么做是有理論依據的:當面臨的選擇越多時,用戶就越難做出決定(決策癱瘓)。所以你可以高亮某個選項來幫助用戶做出選擇。
8. 使用恢復功能代替彈出對話框
假設你剛點擊了一個鏈接或者按鈕,撤銷操作可以讓操作流暢自然,也更符合人類的本能。而每次操作都彈一個確定框則好像是在質問用戶你明白不明白這個操作會產生什么后果。其實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才會發生誤操作。所以,為了防止誤操作而設計的確認窗口其實是不人性化的,用戶每次操作都需要進行毫無意義的確定。所以請考慮在你的產品里實現撤銷操作來提升用戶的操作友好度吧。
9. 明確產品適用人群而不是面向所有人
你是想把產品做成大眾化的還是有精確的適用人群呢?答案是:在產品定位上你需要更精確些。把產品定位得精確的風險就是可能縮小了目標潛在用戶的范圍,但這種更專業的精神卻反過來會贏得信任、權威。
10. 直接果斷而不是猶猶豫豫
你可以通過不確定而顫抖的聲音來表達傳遞自己的意思,也可以通過很自信的方式表達。如果你在界面中的表述多以問號結束,比如”也許”,”可能”,”感興趣?” 或者”想要試試么?”,那么你完全可以把語氣變得更堅定一些。不過萬事無絕對,適當放松措詞讓用戶有自行思考的余地也是可以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