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OpenStack的部署工具已經很完備了,尤其是Kolla,至少可以滿足目前的各種需求。在部署安裝的問題解決后,我們對日后如何用好OpenStack就需要做一下研究。這里整理一下目前所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也是OpenStack交付給用戶時我們要回答的問題。
CPU和內存超分比例
經常有人問我,一臺機器可以虛擬出多少臺虛擬機。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永遠都是:It depends。完全取決于你,從1個到100,都是可能的。
OpenStack默認的CPU超分比例是16:0,內存是1.5:0。那么在生產環境如何配置呢?這個需要認真考慮,不同的OpenStack使用場景確實區別很大。
對于開發環境,16倍的超分比例,很可能也跑的很好。內存也可以超分。而目前看到的生產環境中,穩妥的做法是4:0超分比例,內存不超分,這樣的做法比較普遍。
這里面要簡單介紹一下KVM計算CPU超分的計算方式。一顆物理CPU,是12Core,超線程,那么就是24Core,如果我們不做任何的超分,1.0,那么就是24個Core,創建4core的虛擬機,可以創建6個。如果我在參數里設置的CPU超分比例是4.0,那么就有24*4=96core,對于4core的虛擬機,我就可以創建出24個。
CPU和內存預留
對于計算節點的CPU和內存,需要保留多少,尤其現在超融合架構下,保留多少比較合適,都是比較爭議的問題,不同的軟件版本,不同的硬件條件,結果都會不同。
對于超融合架構,采用SSD,以前是需要專門做CPU的預留和綁定,不過現在好像很少人談及這個問題。不過一般習慣,大家都是內存保留4G,現在內存比較便宜,4G內存跑計算節點各種服務,問題不大。
CPU的預留多少給主機使用,這個參數很多環境下都不設置,不做任何的保留。
Flavor
一般開始的時候,很少考慮Flavor該如何設置,不過真正使用起來,Flavor問題其實很多,因為一旦Flavor有虛擬機使用,你就無法刪除和修改,這樣如果你對flavor做任何操作,都會導致虛擬機產生各種問題。因此OpenStack默認初始化的Flavor,在實際中應該做調整。
目前OpenStack支持StartFragment 專門租戶設置特別flavor,所以我們建議生產環境設置2個flavor
1. 4Core+8G內存
2. 8Core+16G內存
3. 1Core+2G內存
第三個flavor,主要目的是測試使用。日常用戶使用2個flavor應該就足夠了。
這個其實也需要考慮主機的內存到底多少是最合適。如果機器是512G內存,16G內存的虛擬機可以創建32個,減掉系統保留內存,30個虛擬機是沒啥問題的。
對于core來說,我們就需要240個Core。如果一個CPU是15個Core,超分比例是4,那么就基本夠用。從成本角度,15個Core的CPU很貴,通常12Core的CPU比較合算。
鏡像
這個很重要,不過過去私有云的鏡像制作都很不正規,導致很多問題。一個Linux的OpenStack鏡像,其實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用戶用起來才會感覺好用。
1. 上傳鏡像,必須指定內存和硬盤的最小要求,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用戶出錯
2. 上傳qcow2,轉換成raw格式
3. 只提供最小化安裝的linux鏡像(centos 7.2,centos 7.3,Ubuntu 16.04)
4. 集成qemu agent
5. 關閉selinux
6. 不設置wap分區
7. 加快ssh速度,設置ssh不用dns
8. 指定源,加快速度
9. 可以設置密碼
對于OpenStack特殊服務,例如ironic,sahara,trove,其實還需要特殊的定制的鏡像。
鏡像上傳,只能讓管理員上傳。
租戶和計費
很多情況下,為了方便,創建用戶時都分配管理員權限,導致很多管理問題。還是應該要求一個租戶一個用戶對應。這樣好管理,不能那么隨意。
對于租戶,要啟用計費系統才能了解到資源是如何消耗掉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