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
開發人員喜歡在SQL腳本中使用WITH(NOLOCK), WITH(NOLOCK)其實是表提示(table_hint)中的一種。它等同于 READUNCOMMITTED 。 具體的功能作用如下所示(摘自MSDN):
1: 指定允許臟讀。不發布共享鎖來阻止其他事務修改當前事務讀取的數據,其他事務設置的排他鎖不會阻礙當前事務讀取鎖定數據。允許臟讀可能產生較多的并發操作,但其代價是讀取以后會被其他事務回滾的數據修改。這可能會使您的事務出錯,向用戶顯示從未提交過的數據,或者導致用戶兩次看到記錄(或根本看不到記錄)。有關臟讀、不可重復讀和幻讀的詳細信息,請參閱并發影響。
2: READUNCOMMITTED 和 NOLOCK 提示僅適用于數據鎖。所有查詢(包括那些帶有 READUNCOMMITTED 和 NOLOCK 提示的查詢)都會在編譯和執行過程中獲取 Sch-S(架構穩定性)鎖。因此,當并發事務持有表的 Sch-M(架構修改)鎖時,將阻塞查詢。例如,數據定義語言 (DDL) 操作在修改表的架構信息之前獲取 Sch-M 鎖。所有并發查詢(包括那些使用 READUNCOMMITTED 或 NOLOCK 提示運行的查詢)都會在嘗試獲取 Sch-S 鎖時被阻塞。相反,持有 Sch-S 鎖的查詢將阻塞嘗試獲取 Sch-M 鎖的并發事務。有關鎖行為的詳細信息,請參閱鎖兼容性(數據庫引擎)。
3: 不能為通過插入、更新或刪除操作修改過的表指定 READUNCOMMITTED 和 NOLOCK。SQL Server 查詢優化器忽略 FROM 子句中應用于 UPDATE 或 DELETE 語句的目標表的 READUNCOMMITTED 和 NOLOCK 提示。
功能與缺陷
使用WIHT(NOLOCK)有利也有弊,所以在決定使用之前,你一定需要了解清楚WITH(NOLOCK)的功能和缺陷,看其是否適合你的業務需求,不要覺得它能提升性能,稀里糊涂的就使用它。
1:使用WITH(NOLOCK)時查詢不受其它排他鎖阻塞
打開會話窗口1,執行下面腳本,不提交也不回滾事務,模擬事務真在執行過程當中
BEGIN TRAN
UPDATE TEST SET NAME='Timmy' WHERE OBJECT_ID =1;
--ROLLBACK
打開會話窗口2,執行下面腳本,你會發現執行結果一直查詢不出來(其實才兩條記錄)。當前會話被阻塞了
SELECT * FROM TEST;
打開會話窗口3,執行下面腳本,查看阻塞情況,你會發現在會話2被會話1給阻塞了,會話2的等待類型為LCK_M_S:“當某任務正在等待獲取共享鎖時出現”
SELECT wt.blocking_session_id AS BlockingSessesionId
,sp.PRogram_name AS ProgramName
,COALESCE(sp.LOGINAME, sp.nt_username) AS HostName
,ec1.client_net_address AS ClientipAddress
,db.name AS DatabaseNam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