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我們用PHP實現了一個前端控制器,或者直白點說就是統一入口:把PHP請求都發送到同一個文件上,然后在此文件里通過解析「REQUEST_URI」實現路由。
此時很多教程會教大家這樣配置Nginx+PHP:
代碼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foo.com;
root /path;
location / {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 /index.php last;
}
}
location ~ /.php$ {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path$fastcgi_script_name;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fastcgi_index index.php;
}
}
這里面有很多錯誤,或者說至少是壞味道的地方,大家看看能發現幾個。
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Nginx配置文件里指令的繼承關系:Nginx配置文件分為好多塊,常見的從外到內依次是「http」、「server」、「location」等等,缺省的繼承關系是從外到內,也就是說內層塊會自動獲取外層塊的值作為缺省值(有例外,詳見參考)。
參考:UNDERSTANDING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INHERITANCE MODEL
讓我們先從「index」指令入手吧,在問題配置中它是在「location」中定義的:
代碼如下:location / {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
一旦未來需要加入新的「location」,必然會出現重復定義的「index」指令,這是因為多個「location」是平級的關系,不存在繼承,此時應該在「server」里定義「index」,借助繼承關系,「index」指令在所有的「location」中都能生效。
參考:Nginx Pitfalls
接下來看看「if」指令,說它是大家誤解最深的Nginx指令毫不為過:
代碼如下: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 /index.php last;
}
很多人喜歡用「if」指令做一系列的檢查,不過這實際上是「try_files」指令的職責:
代碼如下: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
除此以外,初學者往往會認為「if」指令是內核級的指令,但是實際上它是rewrite模塊的一部分,加上Nginx配置實際上是聲明式的,而非過程式的,所以當其和非rewrite模塊的指令混用時,結果可能會非你所愿。
參考:IfIsEvil and How nginx “location if” works
下面看看「fastcgi_params」配置文件:
代碼如下:include fastcgi_params;
Nginx有兩份fastcgi配置文件,分別是「fastcgi_params」和「fastcgi.conf」,它們沒有太大的差異,唯一的區別是后者比前者多了一行「SCRIPT_FILENAME」的定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