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在Red Hat Linux 7.2中,Red Hat首次支持日志文件系統ext3。ext3文件系統是對穩定的ext2文件系統的改進,有幾項優點。本文概述這些優點,解釋Red Hat公司對ext3進行了何種測試,略述性能調試(為高級用戶)。
有數種基于Linux的日志文件系統正在開發之中。本文不言及這些日志文件系統,也不準備與這些日志文件系統進行比較。
ext3的優點
為什么你需要從ext2遷移到ext3呢?以下有四個主要原因:可用性、數據完整性、速度、易于遷移。
可用性
在非正常當機后(停電、系統崩潰),只有在通過e2fsck進行一致性校驗后,ext2文件系統才能被裝載使用。運行e2fsck的時間主要取決于 ext2文件系統的大小。校驗稍大一些的文件系統(幾十GB)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文件系統上的文件數量多,校驗的時間則更長。校驗幾百個GB的文件系統可能需要一個小時或更長。這極大地限制了可用性。
相比之下,除非發生硬件故障,即使非正常關機,ext3也不需要文件系統校驗。這是因為數據是以文件系統始終保持一致方式寫入磁盤的。在非正常關機后,恢復ext3文件系統的時間不依賴于文件系統的大小或文件數量,而依賴于維護一致性所需“日志”的大小。使用缺省日志設置,恢復時間僅需一秒(依賴于硬件速度)。
數據完整性
使用ext3文件系統,在非正常關機時,數據完整性能得到可靠的保障。你可以選擇數據保護的類型和級別。你可以選擇保證文件系統一致,但是允許文件系統上的數據在非正常關機時受損;這是可以在某些狀況下提高一些速度(但非所有狀況)。你也可以選擇保持數據的可靠性與文件系統一致;這意味著在當機后,你不會在新近寫入的文件中看到任何數據垃圾。這個保持數據的可靠性與文件系統一致的安全的選擇是缺省設置。
速度
盡管ext3寫入數據的次數多于ext2,但是ext3常??煊趀xt2(高數據流)。這是因為ext3的日志功能優化硬盤磁頭的轉動。你可以從3種日志模式中選擇1種來優化速度,有選擇地犧牲一些數據完整性。
第一種模式,data=writeback,有限地保證數據完整,允許舊數據在當機后存在于文件當中。這種模式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提高速度。(在多數日志文件系統中,這種模式是缺省設置。這種模式為ext2文件系統提供有限的數據完整性,更多的是為了避免系統啟動時的長時間的文件系統校驗)
第二種模式,data=orderd(缺省模式),保持數據的可靠性與文件系統一致;這意味著在當機后,你不會在新近寫入的文件中看到任何垃圾數據。
第三種模式,data=journal,需要大一些的日志以保證在多數情況下獲得適中的速度。在當機后需要恢復的時間也長一些。但是在某些數據庫操作時速度會快一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