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搭建新服務器,都要來來回回把這些包再裝一下,來來回回搞了不下20遍了吧,原來都是憑經驗,配置過程中重復入坑是難免的,故寫此文做個備忘。雖然有像xampp這樣的集成包,但是在生產環境的Linux發行版上,還是通過包管理工具安裝會放心。這次新買的服務器是CentOS 7(7.2)系統,相關配置也都以此版本為主,為方便操作,直接使用root
用戶配置。
CentOS 7的源比較舊,自帶的PHP是PHP 5.4,我們想要的是PHP 5.6,這就需要執行以下命令添加額外的remi源。
rpm -ivh http://rpms.famillecollet.com/enterprise/remi-release-7.rpm
準備工作完成后,執行以下命令:
#yum install httpd#yum install mariadb mariadb-server#yum install --enablerepo=remi --enablerepo=remi-php56 php php-devel php-mbstring php-mcrypt php-mysqlnd php-phpunit-PHPUnit
apache,mysql,php56就安裝完了,從上面指令會發現沒有mysql和mysql-server。這是由于mysql存在版權問題,自CentOS 7已經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mariadb和mariadb-server,它們被設計成與mysql,mysql-server完全兼容;而php除了自身外還安裝了mbstring,mcrypt,mysqlnd等插件,這些在大部分項目中都是必要的,如果沒有安裝可能會出現打開網站一片空白,查看日志也沒錯誤的情況。
現在我們看下apache的配置。apache安裝完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執行下命令先手動啟動,并將它添加到開機啟動。
#systemctl start httpd #手動啟動#systemctl enable httpd #添加開機啟動
執行netstat -tln檢查下80端口是否在監聽,如果有在監聽說明啟動成功了。
然后打開apache的默認配置文件,位于/etc/httpd/conf/httpd.conf
,找到DocumentRoot
這一行,通常結果是
DocumentRoot "/var/www/html”`
,它表示網站根目錄位于/var/www/html
。在該目錄下執行echo "It Works!" > index.html
(如果已經有該文件就不用自己創建了)。然后執行如下命令測試網站是否能正常訪問。
#curl http://127.0.0.1/It Works! #輸出該結果表示一切正常
當然,也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訪問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從別的電腦訪問,那么要先執行下iptables -F
清空下防火墻,否則訪問不了。
然后我們看下PHP的配置。正常來講,安裝完php56之后,會在apache下生成相應的配置文件,確認下有生成以下文件:/etc/httpd/conf.modules.d/10-php.conf,/etc/httpd/modules/libphp5.so,/etc/httpd/conf.d/php.conf
。
同樣在網站根目錄下執行以下命令創建php測試文件:
#echo "<?php phpinfo; ?>" > info.php
訪問下http://localhost/info.php,能顯示PHP的配置信息即表示PHP安裝成功,如果不行,執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