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測試Apache是如何完成負載均衡策略配置
2024-08-27 18:25:01
供稿:網友
隨著訪問量的不斷提升,以及對響應速度要求的苛刻,進行負載均衡設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公司的系統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負載均衡的規劃,www靜態服務器配置了兩臺,由于初期項目時間緊,并且訪問量并不高,所以當時只用了一臺,另一臺在內網中,只是進行了同步,并為發揮出效用來。此次就是對負載均衡的一個簡單測試。
先介紹一下apache mod_proxy_balancer的幾個配置規則:
將Apache作為LoadBalance前置機分別有三種不同的部署方式,分別是:
1 )輪詢均衡策略的配置
進入Apache的conf目錄,打開httpd.conf文件,在文件的末尾加入:
ProxyPass / balancer://proxy/ #注意這里以”/”結尾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roxy balancer://proxy>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7:6888/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8:6888/
</Proxy>
我們來觀察上述的參數“ProxyPass / balancer://proxy/”,其中,“ProxyPass”是配置虛擬服務器的命令,“/”代表發送Web請求的URL前綴,如:http://myserver/或者http://myserver/aaa,這些URL都將符合上述過濾條件;“balancer://proxy/”表示要配置負載均衡,proxy代表負載均衡名;BalancerMember 及其后面的URL表示要配置的后臺服務器,其中URL為后臺服務器請求時的URL。以上面的配置為例,實現負載均衡的原理如下:
假設Apache接收到http://localhost/aaa請求,由于該請求滿足ProxyPass條件(其URL前綴為“/”),該請求會被分發到后臺某一個BalancerMember,譬如,該請求可能會轉發到 http://192.168.6.37:6888/aaa進行處理。當第二個滿足條件的URL請求過來時,該請求可能會被分發到另外一臺BalancerMember,譬如,可能會轉發到http://192.168.6.38:6888/。如此循環反復,便實現了負載均衡的機制。
2) 按權重分配均衡策略的配置
ProxyPass / balancer://proxy/ #注意這里以”/”結尾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roxy balancer://proxy>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7:6888/ loadfactor=3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8:6888/ loadfactor=1
</Proxy>
參數”loadfactor”表示后臺服務器負載到由Apache發送請求的權值,該值默認為1,可以將該值設置為1到100之間的任何值。以上面的配置 為例,介紹如何實現按權重分配的負載均衡,現假設Apache收到http://myserver/aaa 4次這樣的請求,該請求分別被負載到后臺服務器,則有3次連續的這樣請求被負載到BalancerMember為http://192.168.6.37:6888的服務器,有1次這樣的請求被負載BalancerMember為http://192.168.6.38:6888后臺服務器。實現了按照權重連續分配的均衡策略。
3) 權重請求響應負載均衡策略的配置
ProxyPass / balancer://proxy/ lbmethod=bytraffic #注意這里以”/”結尾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roxy balancer://proxy>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7:6888/ loadfactor=3
BalancerMember http://192.168.6.38:6888/ loadfactor=1
</Proxy>
參數“lbmethod=bytraffic”表示后臺服務器負載請求和響應的字節數,處理字節數的多少是以權值的方式來表示的。 “loadfactor”表示后臺服務器處理負載請求和響應字節數的權值,該值默認為1,可以將該值設置在1到100的任何值。根據以上配置是這么進行均 衡負載的,假設Apache接收到http://myserver/aaa請求,將請求轉發給后臺服務器,如果BalancerMember為http://192.168.6.37:6888后臺服務器負載到這個請求,那么它處理請求和響應的字節數是BalancerMember為http://192.168.6.38:6888 服務器的3倍(回想(2)均衡配置,(2)是以請求數作為權重負載均衡的,(3)是以流量為權重負載均衡的,這是最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