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都可用于存錢或者日常開銷,為什么更多的用戶選擇存錢放支付寶,日常開銷用微信呢?說到底還是安全問題,有理有據哦。
普遍覺得錢存在支付寶更安全
且不討論實際上這兩個平臺哪個更安全,在多數人內心里,都默認支付寶是更為安全的。從今年7月份一微信用戶誤轉錯賬,追回過程曲折,在網上發酵的輿論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是廣東中山的一位黃先生通過微信誤轉近9萬元給了陌生人被拉黑,因缺乏對方的真實姓名等有效信息無法立案,黃先生聯系騰訊官方,客服回應無法撤回,建議與好友聯系協商退回。
此事在網上迅速發酵,有網友將兩款APP轉賬功能進行了對比,發現支付寶轉賬給陌生人一定金額以上需要校驗姓名,而微信則只顯示姓名的最后一個字。對此騰訊公關部相關人員的回應是“支付寶是基于電商,基于交易的,我們本身是一個社交的平臺,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更嚴格,大家使用的頻率更高。”
支付寶對此回應道:“‘保護隱私’就沒法保護錢的安全?對不起,我們比較笨,沒領會這個精神。 ”
本身微信處理該事情的做法已讓用戶很沒有安全感了,再加上這一輪回應PK下來,使得多數用戶更加認定了支付寶賬戶在資金守護上更安全。
錢存支付寶有收益還能隨時用于支付
眾所周知,支付寶有個余額寶,錢存在余額寶里是有一定收益的,且錢存在余額寶里,需要使用時隨時可以直接用。
微信也有理財通,同樣有收益,但是想要花時,得從理財通里轉出來才能花,雖然可以實時轉出,但是多了一道流程終歸麻煩。其實微信有個零錢通,和余額寶相似,無需轉出就能直接用于支付,不過目前只有少部分白名單用戶能開通使用該功能,并未普及。
為什么日常支付喜歡用微信?
雖說大家的大錢都存在支付寶里,不過要說起日常消費,比如去超市買個東西,或者是平時出門吃個飯付款,多數人更習慣于用微信支付。這又是為何呢?
大家微信里基本上都會有一些小錢。不知從何時起,微信已經給大家養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節假日、過生日之類的,微信群或微信好友之間會互發紅包。如此一來微信里多多少少都會存有一些錢,現在提現要收手續費了,不如留在微信里用來付款來得劃算。于是這筆錢多數人就用于日常消費使用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