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網頁設計制作完成的工作實際是:psd效果圖 轉成 html+CSS 的模板頁面,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拿到美工的psd,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
1、打開fireworks將圖片切割導出為html。
2、直接在dreamweaver之類的工具去拖拉布局,導入相關的圖片,flash資源。
3、先在ps中完成切圖后,在文本編輯器中看著效果圖一步步的制作。
以上是最常被采用的方法,但都不好:
第一種方法最為不好,這樣的代碼根本不具維護性和可讀性。
第二種方法也不好,代碼難免會有冗余,做出來的東西基本需要排查一遍。
第三種方法也不好,因為你需要看效果圖一點點的拼,也就是說寫html標簽的時候,你在不斷的假設這塊要怎么去顯示。
正確做法:
1、拿到psd后,先不要做別的,直接在文本編輯器中將網頁的框架寫出來,不要假設這塊將來css要去怎么渲染,完全自然化的標簽,不加任何的css。
2、寫完之后在各個瀏覽器運行之后確保大體定位都沒有問題。
3、書寫總體css,這里的css只負責大塊的定位及樣式。
4、切出需要的圖片資源,在寫好的框架中一點點的去構造,不斷的調試,最終為成品。
5、最后,為自己的代碼添加注釋,在css,html中都要合適的為自己的代碼添加注釋。
要想做出能靈活切換皮膚,讓css主導表現,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但大體的流程就是這樣的,當然我們一開始不能直接就做到先寫html,但起碼要有這個意識,循序漸進。。。
PSD文件切出網站從兩個大點考慮:
一、一個獨立的頁面
1、分析這個頁面,先在腦袋中或者草稿紙上描繪大概的結構
2、根據設計稿的的情況,分析背景圖的分布、ICO圖的分布等
3、切割相應的圖片,導出、合并圖片
4、在編輯器中寫整體結構XHTML代碼,包括頁面中出現的所有元素的結構
5、編寫CSS樣式中的整體以及模塊代碼
6、細節調整
7、收工,瀏覽器驗證是否正確
二、由多個頁面組成的小站點或者大站點
1、瀏覽所有設計稿,統一規劃站點模塊、圖片、文件分布
2、開始第一點的操作,但規劃站點的內容分布很重要
整體考慮點:
1、圖片的合并,減少請求量
2、結構的合理性,語義化
3、樣式的簡潔,便于后期維護
4、多為后期的維護以及程序開發著想,如何簡單實現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