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的制作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操作。如鋼筆工具的使用,一些濾鏡效果的應用等。只要能夠熟練運用ps,并對光感方面有一定的認識,制作起來就非常容易。
最終效果
1、新建一個800 * 600像素文件,背景填充白色。新建一個圖層填充白色,然后把前景顏色設置為:#bd7940,背景顏色設置為:#8f4520,然后執行:濾鏡 > 渲染 > 纖維,參數設置如圖1,效果如圖2。
<圖1>
<圖2>
|||
2、執行:濾鏡 > 扭曲 > 波浪,參數設置如圖3,效果如圖4。
<圖3>
<圖4>
|||
3、選擇菜單:編輯 > 變換 > 順時針旋轉90度,效果如下圖。
<圖5>
4、用鋼筆工具勾出下圖所示的選區,按ctrl + j 把選區部分的紋理復制到新的圖層,并把得到的圖層命名為“文件夾主體”,然后把下面的紋理圖層隱藏,效果如圖7。
<圖6>
<圖7>
|||
5、按ctrl + j 把“文件夾主體”圖層復制一層,按ctrl + m 調整曲線,稍微調暗一點,確定后加上圖層蒙版,用黑白線性漸變拉出透明度效果,如圖9。
<圖8>
<圖9>
6、按ctrl 點圖層面板“文件夾主體”圖層縮略圖調出選區,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黑色,取消選區后效果如下圖,然后加上圖層蒙版,用黑白線性漸變拉出透明效果,如圖11。
<圖10>
<圖11>
|||
7、把主體圖層復制一層,按ctrl + l 調整色階,參數設置如圖12,確定后加上圖層蒙版再拉長圖13所示的透明度效果。
<圖12>
<圖13>
8、把主體圖層復制一層,按ctrl + shift + ] 置頂,如圖14,然后按ctrl 點圖層調出選區,稍微把選區向下移動3個像素,然后按delete 刪除,如圖15。
<圖14>
<圖15>
|||
9、取消選區后,效果如下圖。
<圖16>
10、按ctrl + l 調整色階稍微調亮一點,參數設置如圖17,效果如圖18。
<圖17>
<圖18>
|||
11、把紋理圖層顯示出來,用鋼筆工具勾出下圖所示的選區,按ctrl + j 把選區部分的紋理復制到新的圖層,然后把紋理圖層隱藏,效果如圖20。
<圖19>
<圖20>
12、按照上面的方法調出高光區和暗調區,效果如下圖。
<圖21>
13、最后加上倒影和背景漸變色,完成最終效果。
<圖22>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