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效果
這是一篇設計創意思路的教程,不太推薦初級新手學習。主要講解思路!對過程描述稍微簡單一點哈!
開始制作了!請使用ps cs2或者以上版本制作。
1.準備好素材,mm的四個不同造型!當然你可以自己選擇素材,找四個mm也可以啦~~~~~
2.新建畫布。使用徑向漸變在畫布中畫出如下漸變色。這個漸變的用途是突出mm的背景效果,所以漸變是從淺色到深色的漸變,效果如下:
3.新建一個圖層,命名抽象云彩。
將前景色調節為白色,背景色調節為黑色。
執行濾鏡----渲染----云彩。
執行濾鏡----扭曲----波浪,使用默認設置直接點確定,看到如下效果:
4.第一個mm放進來。注意,如果你的mm圖片有背景的話,請將其摳取出來。
|||
5.四個mm都放進畫布。自行調節好擺放位置。我們給的這四張感覺像舞蹈動作效果。
6.給mm添加倒影。
將四個mm圖層合并,合并了的圖層命名為四mm,并復制一個這個圖層(命名四mm倒影)。
執行,編輯---變換---垂直翻轉,之后將翻轉過的圖片拖動到四mm腳下,注意,拖動的時候請按住shift鍵,以保證位置對應。
調節四mm倒影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到20%左右。根據你圖片色彩決定。
再使用橡皮擦工具,將四mm倒影圖層的底部以及周圍進行適當刪除,讓效果更加接近倒影效果。
提示:這里你不一定使用橡皮擦工具,你可以使用漸變色來實現,用從透明到藍色背景色的漸變來填充四mm倒影的選區,然后降低漸變圖層的透明度配合四mm倒影。具體請自行研究。
7.下面開始做創意思路部分。其實很多設計的時候,創意效果都是來自原圖,而不一定需要去搜索各種效果背景的。請看。
點擊四mm圖層,在第一個mm的左腿處畫一個寬度一像素的選區。高度自定。
復制這個選區到一個新圖層。(先ctrl+c,再新建圖層,再ctrl+v 或者直接ctrl+j)
命名這個寬度一像素的圖層為一像素。
8.點擊一像素圖層,ctrl+t變形,橫向拉這個圖像至畫布左右邊緣。
|||
9.為第一個mm裙擺添加波浪起舞的動態感覺。
執行編輯---變換----變形(ps cs2或者以上版本),將一像素圖層拖拽成多條波紋效果。
下圖是關閉了背景圖層和漸變色圖層來進行操作的。這樣線條會看的清楚一點。
10.拖拽到滿意的位置,點擊確定。
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一像素圖層的部分多余位置,讓舞動的感覺介于mm的裙擺之間。
復制一個一像素圖層。命名新的圖層為新一像素。
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設置半徑3像素。
設置新一像素圖層混合模式為濾色。設置原始的一像素圖層混合模式為線性減淡。
11.重復7、8、9三步,在第二個mm上添加效果。這里一像素取自第一個mm的手臂。
12.重復第10步,讓效果動態化。
|||
13.新建圖層,命令中段光線。
使用鋼筆工具,在mm中間畫一個路徑。
點擊畫筆工具,大小3像素。
再點擊鋼筆工具,在剛才畫的路徑上面點擊右鍵,選擇描邊路徑。選擇畫筆,點選模擬壓力。
確定。
14.為中段光線圖層添加圖層樣式。
外發光。設置混合模式為顏色減淡,透明度100%,顏色設置為#0072ff,大小5像素。其他不修改。確定后效果如下:
15.重復13、14步驟,多添加幾條絢麗的光線。
16.添加光點。
選用一個17像素的畫筆,在中間線條處畫一個白色光點。
為這個光點添加外發光的混合模式。
圖層樣式---外發光,外發光模式設置為線性減淡,不透明度100%,顏色#008aff,大小為24像素,其他設置保持不變。確定。
|||
17.重復16步多做幾個光點。
18.重復7、8、9步,將這個圖片四周都給“扭曲”出線條的效果。
注意:這些線條的圖層是在mm下面,漸變背景圖層上面滴!
這些線條圖層我們命名為背景線條圖層。
19.復制一個背景線條圖層。
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設置半徑10像素。
將復制出來的背景線條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顏色減淡。
20.使用新建色相飽和度、曲線圖層適當調整顏色。得到最終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