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面的幾課都有點兒枯燥乏味,那么,今天來就來點兒輕松愉快的,有點兒藝術享受的,又很有實用價值的內容。
上一篇教程:photoshop入門實例(13):路徑摳圖
請看下面兩張圖:
右邊的圖是把左邊的圖進行加工而成的。這稱為抽絲圖??瓷先ネτ兴囆g性的,常用于電影海報及廣告之類。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制作這樣的圖,借此機會,也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自定義圖案。這種方法很有用,你可以用到其它方面去。
|||
1、新建一個文件。在文件菜單下點“新建”,就會出來對話框:
這里,我們要自定義一個圖案。所以,這個文件很小,寬度只有一個像素,高度只有二個像素。
2、這個文件顯示出來非常之小,幾乎沒辦法看?,F在點放大鏡,再點上面屬性欄里的“滿畫布顯示”,這樣才會大一點。
3、新建一個圖層。因為我們需要透明的圖,所以必須新建一個圖層?,F在把背景層的小眼睛關掉。
4、現在我們是在圖層1上面進行工作。用矩形選框工具,選中上面的一個像素。然后把這個選區填充黑色。然后取消選擇。這樣就形成了上面一個像素是黑色的,下面一個像素是透明的。這就是我們所要的自定義圖案。
5、按ctrl+a,全選。這樣就把這個圖案選中了。
6、在編輯菜單下點“定義圖案”,出來對話框:
你可以給這個自定義的圖案起一個名字,后面會用到。做到這兒,我們把抽絲圖的“絲”做好了。其實在這兒只是自定義了一個圖案。在做自定義圖案時,首先 它必須是矩形的,而不能是其它的什么形狀。 剛才的“全選”也可以不做。因為默認就是把所有的畫面都放到自定義圖案中去。如果你是只需要放入一小部分,就可以用矩形選框工具來選取后,再進行“定義圖案”。
|||
7、打開一張圖片,然后新建一個圖層1。在“編輯菜單”下點“填充”,這次我們不是用前景色或者是背景色填充,這些是要用我們自定義的圖案來填充。
在對話框里,內容-使用,找到“圖案”,在下面的自定圖案找到前面我們做好的圖案。點“好”。
8、回到圖層面板,可以看到,圖層1填充了很多的細線。而每隔一條細線之間是透明的一條線,后面的畫面就是透過這些透明線顯示出來的。這就是前面我們做好的自定義圖案的效果。但是感覺顏色太暗了,這是因為這些線條太黑了,現在可以把圖層1的不透明度調一下。我是調到20%,看看效果還可以就行了。 整個畫面亮了一些。你可以根據自己在感受來調這個百分比。這是使這個圖層上的所有內容的不透明度都淡下來,也就是說使它們更加透明一些。
9、方法雖然簡單,但藝術效果挺好。你還可以根據畫面的不同,改變抽絲的顏色,如改成藍色的或是黃色的,第二是改變線條的粗細與透明部分的粗細,第三,現在的抽絲是全幅的,你也可以利用選區,去掉一部分線條,或者讓線條慢慢地隱去。這樣都會產生別樣的味道。
10、這樣的畫,放大或者縮小之后,都會發生線條變粗變難看的情況。一定要用“實際象素”才好看。
11、今天講的是抽絲圖,事實上不用這種抽絲,你可以自己想出別的圖案來進行填充,就會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來。比如說,你定義的是一大朵花,那么填充后,滿畫面就是一排排一行行的花。
下面是一個變化的例子:
首先,我把抽絲的絲改成了淺黃色,這跟她的總體色調相協調。
然后,我把頭部面部附近的絲去掉了,看得更清楚一些,也使整個畫面有所變化。
好,今天學的是“自定義圖案”填充。很有用的。
復習題:
1、自定義的圖案一定是矩形的嗎?
2、抽絲的絲是怎樣定義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