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效果圖!
制作方法:
一、選擇背景層,創建圓形選區,編輯菜單中選擇變換選區。
|||
二、ctrl+c復制圖形,ctrl+v粘貼到圖層1中。
三、圖像菜單中選擇調整—亮度/對比度
四、按ctrl鍵點擊圖層1(可調出圖層1中的色彩選區)
|||
五、調出圖層1的選區后,再新建圖層2,填充深藍色,用于制作鏡片的厚度,并把圖層2移至圖層1的下方。
六、移動圖層2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再次新建圖層3,制作鏡片厚度邊緣的高光部分。
七、利用鋼筆工具創建路徑(可配合轉換點工具調整圖徑)
|||
八、選擇畫筆工具,改變前景色為白色,改變畫筆粗細為2像素,然后打開路徑面板,點擊紅色圈位置,
出現下拉菜單,點擊描邊路徑(注意:這一步描邊,一定要描在剛才新建的圖層3中喲)。
九、勾上模擬壓力
十、圖層3的白色線條描出后,再將圖層3復制并移動,改變圖層3副本的透明度,效果如下:
|||
十一、按ctrl鍵點擊圖層1,調出層1的色彩選區。
十二、新建圖層4,編輯菜單中選擇描邊,然后ctrl+d取消選擇,并改變圖層4的透明度。
十三、再次按ctrl鍵點擊圖層1,調出層1色彩選區,新建圖層5,選擇畫筆工具,前景色為白色,畫筆的粗細
調整到合適的大小,大約是圓形選區的2分之1大小即可,再改變工具屬性欄中畫筆的透明度。如下圖:
|||
十四、在選區內添加一些淡淡的白色,模擬出鏡片正面的高光效果,完成后ctrl+d取消選擇。
十五、利用鋼筆工具創建工作路徑,并配合轉換點工具調整
十六、將路徑轉變為選區(按ctrl鍵點擊工作路徑即可轉變為選區),新建圖層6。
|||
十七、選用漸變,[白色到透明漸變]完成后,改變層6的透明度,然后再次調出圖層1的選區(就是按ctrl鍵點擊圖層1)
十八、在選擇菜單中選擇修改—羽化[在這里我們的參考數據是30,羽化半徑最大.過渡越柔和.反之,過渡越生硬]
十九、從選擇菜單中選擇反向(反選),再選擇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用此方法使其圖層1邊緣的顏色加深,
使其更像一個凸鏡)
|||
二十、再次建立工作路徑
二十一、新建圖層7,在路徑內部填充白色,并改變其透明度。
二十二、加上一些點綴,完成最終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