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棲者語:本教程中我們將學習使用幾張簡單的圖片合成非常漂亮的《月之仙境》,這篇文章和我以前翻譯的一篇《海洋之光》有些相似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學習。
先看一下最終效果:
素材
|||
第一步:首先是選擇一張背景照片,這將是我們的“仙境”的主體與基礎。我選擇的是一張冬季的風景照,樹梢上掛著積雪,大地亦是銀裝素裹,唯有天空湛藍如洗,一如倒懸的湖水沒有漣漪。如下圖所示。(我們將該文件命名為【月之仙境】)
第二步:按【ctrl+j】鍵復制圖層,將新圖層重命名為【樹】。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模糊半徑5像素左右,效果如下圖所示。(林棲者語:原教程中并未給出模糊半徑具體的數值,5像素是我使用的數值,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調整)
|||
第三步:將圖層【樹】的不透明度設為50%,并將其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效果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打開素材圖片【月亮】,使用【移動工具】將其拖入【月之仙境】中,并將新圖層命名為【月】。按【ctrl+t】鍵進入自由變換模式,調整圖層大小及位置,如下圖所示。
|||
第五步:將【月】的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濾色】,效果如下圖所示。
第六步:如上圖所示,“天空”顯得有些太“空”了,我們來為它添加一些云朵。打開素材圖片【云】,選擇幾朵云彩,然后將其粘貼到【月之仙境】中,效果如下圖所示。(林棲者語:原文中此處沒有詳細的步驟。我簡單說一下我的做法,僅供大家參考。首先是使用【魔棒工具】或者【快速選擇工具】在一朵云彩上點擊,將其選中,為了使選區不是太生硬,可以進行1至2像素的羽化,然后按【ctrl+c】鍵復制,在【月之仙境】中按【ctrl+v】鍵粘貼。然后按【ctrl+t】鍵,調整圖層的位置及大小。為了讓云朵和天空融合的更好,可以適當降低圖層的不透明度。重復上面的操作,添加其它的云彩,直到得到滿意的效果。)
|||
第七步:選擇圖層【月】,執行【圖像—調整—去色】命令,這樣可以去除“月亮”中的藍色,使其看上去更皎潔。效果如下圖所示。
第八步:選擇【簡單工具】,注意調整選項欄中的參數,范圍為【高光】,曝光度為【75%】,將月亮的發光的一側“擦”亮,效果如下圖所示。
|||
第九步:點擊圖層調板下方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層,并命名為【光暈】。將前景色設為白色,選擇【畫筆工具】,將其不透明度調為50%,在月亮發光側的中部點擊一下,效果如下圖所示。(林棲者語:大家此處可以不斷調節畫筆的直徑大小及硬度,多實驗幾次,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第十步:選擇【涂抹工具】將剛才畫的“原點”涂抹成光暈效果,如下圖所示。
|||
思考延伸:
原教程到此處就結束了,但我覺得我們可以讓“仙境”更加夢幻。所以在此添一蛇足,希望不會見笑于大方之家。在圖層調板中選中最上面的一個圖層,然后按【ctrl+shift+alt+e】鍵蓋印圖層。對新圖層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模糊半徑3—5像素即可。然后我們將新圖層的圖層混合模為【柔光】,最終效果如下圖所示。大家還可以嘗試其它的圖層混合方式,比如“濾色”“變暗”等。
最終效果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