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我們在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豐富的字庫給設師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常用的字庫,如gbk、postscript、cid、truetype字庫等。
一、gb字庫
全稱gb2312或gb2312-80是一個簡體中文字符集的中國國家標準,全稱為《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由中國國家標準總局發布,1981年5月1日實施。gb2312編碼通行于大陸;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編碼。幾乎所有的中文系統和國際化的軟件都支持gb2312。
gb2312標準共收錄6763個漢字, gb2312中對所收漢字進行了“分區”處理,每區含有94個漢字/符號。這種表示方式也稱為區位碼。
01-09區為特殊符號。16-55區為一級漢字共有漢字3755個,按拼音排序;56-87區為二級漢字共有漢字3008個,按部首/筆畫排序;10-15區及88-94區則未有編碼。
二、gbk字庫
gbk全名為漢字內碼擴展規范,英文名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k 即是“擴展”所對應的漢語拼音(kuozhan)中“擴”字的聲母。 1993年,unicode1.1版本推出,收錄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及韓國通用字符集的漢字,總共有20,912個。中國大陸訂定了等同于unicode 1.1版本的“gb13000.1-93”“信息技術 通用多八位編碼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體系結構與基本多文種平面”。
由于gb2312-80只收錄了6763個漢字,有不少漢字,如部分于gb2312-80推出后才簡化的漢字(如“啰”),部分人名用字(如中國前總理朱镕基的“镕”字),臺灣及香港使用的繁體字,日語及朝鮮語漢字等,并未有收錄在內。 中國大陸于是利用了gb2312-80未有使用的編碼空間,收錄了所有出現于unicode 1.1及gb13000.1-93之中的漢字,制定了gbk編碼。微軟在它出品的windows 98中,即采用了gbk編碼。在微軟的系統內稱為cp936字碼表。
根據西方資料,gbk最初是由微軟對gb2312的擴展,也就是cp936,最初出現于windows 95簡體中文版中,由于windows產品的流行在大陸廣泛使用,國家有關部門將其作為技術規范。注意gbk并非國家正式標準,只是國家技術監督局標準化司、電子工業部科技與質量監督司發布的“技術規范指導性文件”。雖然gbk收錄了所有unicode 1.1及gb13000.1-93之中的漢字,但是編碼方式與unicode 1.1及gb13000.1-93不同。僅僅是gb2312到gb13000.1-93之間的過渡方案。
中國國家標準總局于2000年推出了gb18030-2000標準,以取代gbk。gb18030-2000除了保留了全部gbk編碼的漢字外,還增加了大約一百個漢字及四位元組編碼空間。請參看gb18030-2000
三、748字庫
748字庫是方正特有的字庫,是在gb字庫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常用字。748編碼是指方正系統在長期應用過程中實施、制定的簡體字庫和繁體字庫編碼方式。簡體兼容gb2312且有所擴展,共7156字;繁體兼容gb12345并擴展全部big-5漢字,共計14943字,去掉繁簡共用字4954個,748編碼的簡繁體共收字16144個。此外,方正748編碼還含有豐富的符號庫。748編碼僅用于方正電子出版系統。
|||
四、true type字庫
true type(簡稱tt)是由美國apple公司和microsoft公司聯合提出的一種新型數字化字形描述技術。
tt是一種彩色數字函數描述字體輪廓外形的一套內容豐富的指令集合,這些指令中包括字型構造、顏色填充、數字描述函數、流程條件控制、柵格處理器(tt處理器)控制,附加提示信息控制等指令。
tt采用幾何學中的二次b樣條曲線及直線來描述字體的外形輪廓,二次b樣條曲線具有一階連續性和正切連續性。拋物線可由二次b樣條曲線來精確表示,更為復雜的字體外形可用b樣長曲線的數學特性以數條相接的二次b樣條曲線及直線來表示。描述tt字體的文件(內含tt字體描述信息、指令集、各種標記表格等)可能通用于mac和pc平臺。在mac平臺上,它以“sfnt”資源的形式存放,在windows平臺上以ttf文件出現。為保證tt的跨平臺兼容性,字體文件的數據格式采用motorola式數據結構(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存放。所有intel 平臺的tt解釋器在執行之前,只要進行適當的預處理即可。windows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能用tt字體輸出。
tt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真正的所見即所得效果。
由于tt支持幾乎所有的輸出設備,因而對于目標輸出設備而言,無論系統的屏幕、激光打印機或激光照排機,所有在操作系統中安裝了tt字體均能在輸出設備上以指定的分辨率輸出,所以多數排版類應用程序可以根據當前目標輸出設備的分辨率等參數,來對頁面進行精確的布局。
2)支持字體嵌入技術,保證文件的跨系統傳遞性。tt技術嵌入技術解決了跨系統間的文件和字體的一致性問題。在應用程序中,存盤的文件可將文件中使用的所有tt字體采用嵌入方式一并存入文件。使整個文件及其所使用的字體可方便地傳遞到其他計算機的同一系統中使用。字體嵌入技術保證了接收該文件的計算機即使未安裝所傳送文件使用的字體,也可通過裝載隨文件一同嵌入的tt字體來對文件進行保持原格式,使用原字體的打印和修改。
3)操作系統平臺的兼容性。
目前mac和windows平臺均提供系統級的tt支持。所以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間的同名應用程序文件有跨平臺兼容性。如在mac機上的pagemaker可以使用在如果已安裝了文件中所用的所有tt字體,則該文件在mac上產生的最終輸出效果將與在windows下的輸出保持高度一致。
4)abc字寬值。
在tt字體中的每個字符都有其各自的字寬值,tt所用的字寬描述方法比傳統的ps的t的tt解釋器已包含在其gdi(圖形設備接口)中,所以任何windows支持的輸出設備,都能用tt字體輸出。
在windows 98中,系統使用得最多的就是*.ttf(true type)輪廓字庫文件,它既能顯示也能打印,并且支持無極變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鋸齒問題。而*.fot則是與*.ttf文件對應的字體資源文件,它是ttf字體文件的資源指針,指明了系統所使用的ttf文件的具體位置,而不用必須指定到fonts文件夾中。*.fnt(矢量字庫)和*.fon(顯示字庫)的應用范圍都比較廣泛。另外,那些使用過老版本的wps的用戶可能對*.ps文件還有一定的印象,*.ps實際上是dos下輪廓字庫的一種形式,其性能與*.ttf基本類似,采用某些特殊方法之后,我們甚至還可以實現在windows中直接使用這些*.ps字庫(*.ps1、*.ps2都是ps字庫)。
|||
五、postscript字庫
也叫做postscript語言(簡稱ps),postscript是由adobe公司在從前的一種面向三維圖形的語言基礎上重新整理制作,而于1985年開發的頁面描述語言,它是桌面系統向照排設備輸出的界面語言,專門為描述圖象及文字而設計。作用是將頁面上的圖象文字,用數字公式的方法記錄及在電腦上運行,最后通過postscript解碼器,翻譯成所需的輸出,比如顯示在屏幕上,或在打印運行,最后通過postscript解碼器,翻譯成所需的輸出,比如顯示在屏幕上,或在打印機、激光照排機上輸出。
postscript語言是國際上最流行的頁面描述語言形式,它擁有大量,可以任意組合使用的圖形算符,可以對文字,幾何圖形和外部輸入的圖形進行描述和處理,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描述任意復雜的版面。其設計之成功使用這種頁面描述語言成為許多廠家的選擇。
其豐富的圖形功能、高效率地描述復雜的版面,吸引了眾多出版系統的排版軟件和圖形軟件對它的支持,幾乎所有的印前輸出設備都支持ps語言,而ps語言的成功,也使開放式的電子出版系統在國際上廣泛流行。
80年代末也成為事實的行業標準。經過多年經驗的積累和許多ps產品的反饋,1990年推出ps2,在1990年進而推出ps3。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