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教朋友們用ps玩個魔術,從無到有制作超能力電光能量球的效果,全部在ps中完成哦,快來看看是怎么制作的吧。
由于本人e文水平不行,再加上原教程步驟不全,只講了個大概,而我的photoshop水平也只停留在菜鳥級,所以研究這個效果用了2天時間,雖然如此,和原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跟網友分享制作思路,其中有疏漏的地方,還請高手指正......
為了照顧和我一樣的菜鳥朋友,教程寫的比較啰嗦,圖也截的比較多,沒有耐心的朋友略過......
先上效果圖:
效果圖
素材圖:
原圖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制作吧。
1.1、打開素材圖片,復制一層,命名:色階,執行圖像——調整——去色。
圖1
1.2、執行圖像——調整——色階,設置如圖:
圖2
1.3、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效果如圖:
圖3
|||
2、我們先來制作第一個能量球。
2.1、新建一層,命名:能量球1,填充黑色,執行濾鏡——渲染——鏡頭光暈,設置如圖:
圖4
2.2、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強光,并移動至如圖位置:
圖5
2.3、我們發現圖層邊緣有痕跡了,添加圖層蒙板,用系統默認的黑到白的漸變條,勾選反向,選擇徑向漸變,從光暈中心向外拉,在蒙板上操作哦。
圖6
2.4、得到如圖效果:
圖7
2.5、現在我們要給能量球1加個藍色的發光效果,執行圖像——調整——照片濾鏡,選擇冷卻濾鏡(82),設置如圖(你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達到目的)。
圖8
2.6、我們的第一個能量球制作完成,得到如圖效果:
圖9
|||
3、現在我們來完成第二個能量球的制作
3.1、復制能量球1圖層,命名:能量球2。
圖10
3.2、將能量球2圖層移動到如圖位置:
圖11
3.3、現在兩個能量球已經制作完成,單擊圖層面板下面的新建組,并命名:能量球,將能量球1和2圖層拖進組中。
圖12
|||
4、下面我們開始制作電光圈
4.1、在能量球組層下面新建一個圖層,命名:弧線1,選擇橢圓工具,如圖畫一個橢圓路徑,按ctrl+t調整至合適位置。
圖13
4.2、設置前景色為白色,選擇畫筆工具,設置直徑5像素,進入路徑面板,選擇描邊路徑按鈕,注意要勾選“模擬壓力”,點確定。
圖14
4.3、改變圖層混合模式為:線性減淡(添加),得到如圖效果:
圖15
4.4、新建一層,命名:弧線2,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選擇畫筆工具,直徑設置為45像素,設置顏色為:#008aff,進入路徑面板,再次執行描邊路徑,效果如圖:
圖16
4.5、新建一層,命名:弧線3,圖層混合模式為:線性減淡(添加),再次執行描邊路徑,不過直徑要改成100像素,顏色為:#185efe,效果如圖:
圖17
4.6、按shift鍵,選擇弧線1、2圖層,按ctrl+alt+e鍵,合并圖層,命名:弧線4,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線性減淡(添加)。
圖18
4.7、執行濾鏡——液化濾鏡,選擇“向前變形工具”,涂抹出大致如圖效果:
圖19
|||
4.8、執行濾鏡——扭曲——波紋,設置如圖:
圖20
4.9、得到效果如圖,加蒙板把不需要的地方擦掉。
圖21
4.10、現在電光圈也制作完成了,建立新組,命名:電光圈,將弧線1、2、3、4圖層拖入組中。
圖22
4.11、選中電光圈組層,添加蒙板,用系統默認的黑到白的漸變條,去掉反向勾選,在蒙板上加一個線性漸變。
圖23
4.12、好了,電光圈部分完成,效果如圖:
圖24
|||
5、開始做第三個能量球
5.1、新建一個文件,大小隨意設定,設置前景色為白色,背景色為黑色 。
5.2、執行濾鏡——渲染——分層云彩,按ctrl+f鍵多執行兩次,得到如圖效果:
圖25
5.3、選擇橢圓選框工具,畫一個正圓選區。
圖26
5.4、執行濾鏡——銳化——usm銳化,數值如圖:
圖27
5.5、執行濾鏡——扭曲——球面化,數值如圖:
圖28
5.6、得到如圖效果:
圖29
5.7、為了讓邊界不太生硬,羽化一個像素,shift+ctrl+i反選,雙擊圖層解鎖,delete刪除,ctrl+i反相,如圖:
圖30
5.8、按ctrl鍵點擊圖層,載入選區,執行編輯——定義畫筆預設,給畫筆起個名字。
圖31
5.9、回到“能量球”文件,點開能量組層,新建一層,命名:能量球3:
圖32
5.10、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雙擊圖層縮略圖,進入圖層樣式面板,設置顏色疊加,改變顏色為白色,其它默認。
圖33
|||
5.11、設置外發光,顏色設置為從淡藍到淡藍透明的漸變,淡藍顏色設置為:#6bbbff。
圖34
5.12、其它數值設置如圖:
圖35
5.13、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畫筆工具,找到剛才制作的球星畫筆。
圖36
5.14、將畫筆直徑設置到合適大小,在如圖位置畫一下,并加圖層蒙板,在電光圈位置及右邊緣用軟畫筆涂一下(這一步是后來發現問題的,所以補了這一步,在以后的截圖中看不到涂抹過的效果)。
注:這一步應該在5.10步驟的時候做,便于觀察圖層樣式設置的情況,由于做教程看不到效果,所以換到后面。
圖37
5.15、復制能量球2圖層,命名:能量球4,移到能量球3中間位置,如圖:
圖38
5.16、得到如圖效果。
圖39
|||
6.載入下載的光影筆刷
6.1、新建一層,命名:高光1,設置前景色為黑色,用[鍵、]鍵調整畫筆的大小,在能量球1上刷一下,并設置混合模式為“疊加”
圖40
6.2、雙擊高光1圖層,進入圖層樣式面板,設置顏色疊加,顏色為白色,設置外發光,顏色設置為從淡藍到淡藍透明的漸變,淡藍顏色設置為:#6bbbff
圖41
6.3、其它設置如圖:
圖42
6.4、給高光1圖層添加蒙板,用系統默認的黑到白的漸變條,勾選反向,選擇徑向漸變,從光暈中心向外拉出如圖效果,還可以用黑色畫筆在蒙板上涂抹掉不需要的部分。
圖43
6.5、感覺高光太硬了,沒有煙霧繚繞效果,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設置如圖:
圖44
6.6、降低不透明度50%,得到效果如圖:
圖45
6.7、再新建兩個圖層,分別命名高光2和高光3,找到相應的筆刷,在相應能量球上,重復6.1到6.6的步驟。
注:可在高光1圖層右邊的圖層樣式圖標處點擊鼠標右鍵,選擇拷貝圖層樣式,再選中高光2和高光3,粘貼圖層樣式。
圖46
6.8、好了,大功告成了,最終效果如圖:
圖47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