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圖有很多種方法,但任何一種摳圖方式都無法以一蓋全,今天我們介紹photoshop圖層模式中的“顏色混合帶”,這個工具很神奇,通過拉動滑塊即可輕松完成難以處理的摳邊操作。
本期使用的工具與技巧:混合顏色帶、調色融合法、素材彌補法。
“混合顏色帶”簡介
圖1
混合顏色帶是一種特殊的蒙版,它調用容易,設置簡單,但不能單獨編輯,非常適合處理明暗變化非常大,邊緣非常復雜的圖像摳取?;旌项伾珟нx項中,有兩組滑塊,分別是“本圖層”和“下一圖層”。例如我們調整“本圖層”這組滑塊,就會以當前圖層的明暗為準來設置透明區域,調整“下一圖層”,情況也如此。
實例操作:將“天空”準確移到照片上
草原上飄著美麗的云彩(圖2),我們如果把這個天空換到前面那張圖像中(圖1),一定會為照片增色不少。在本例中,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把帶有人物和山景的圖像稱為山景圖,把帶有云彩和草原的圖像稱為天空圖。
圖1
圖2
1.打開兩張素材,用移動工具將天空圖拉到山景圖中,它會成為該圖一個新的圖層,并自動命名為“圖層1”。按“5”將該圖層不透明度設置為50%,按ctrl+t將素材自由變換,放到合適的位置(圖3)。
圖3
小提示:我們把天空圖放在上層,只要合成得當,在合成之后,視覺效果會感覺天空背景會在人物后面。其實這兩個圖層誰在上層都是可以的,學會了混合顏色帶的技巧,都可進行融合。
圖4
2.雙擊圖4標示1處的圖層縮略圖,彈出圖層樣式對話框,在“混合選項→自定項”中設置混合顏色帶。我們的目的是將山景圖中后部的天空部分替換為天空圖,讓風景更加漂亮。
小提示:怎樣實現上述效果呢?
我們只需要把圖層1中部分像素變為透明就可以了。依據是下層的山景圖。大家注意觀察山景圖,可以發現背景天空十分明亮,而人物和山峰則暗得多,混合顏色帶正是利用圖像的明暗差距來定義哪里為透明,哪里為不透明像素的。
別樣摳圖,選“透明色”是關鍵
在本例中,我們要將山景圖中后面明亮的天空替換為天空圖,因此我們要以山景圖的明暗為參考,所以我們要用下一圖層組中的滑塊來定義天空圖的透明區域。
1.拖動“下一圖層”中黑色的滑塊,將它向右側拉動,可以發現天空圖層立即有了變化,下部圖層中最暗的黑色衣服部分、頭發部分會首先顯露出來,隨著黑色滑塊的拉動,越來越多的較暗圖像會顯露出來(圖5標示2)。
圖5
當我們拖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發現山景圖明亮的天空部分已經被換成了天空圖。兩圖被合成在一起。
圖6
2.這時在兩圖交界處出現了非常難看的白邊。按下alt鍵,用鼠標拖動剛才調整的黑色滑塊,可以看到,它會被分拆為兩個滑塊,如圖7標示3所示。同時畫面上難看的白邊會立即有所改善。隨著拆分距離的加大,兩圖的融合邊緣會變得非常柔和,有了透明過渡的效果,甚至于山景圖中部分天空圖像會淡淡地揉合到天空圖中。
圖7
小提示:這是因為我們把滑塊拆分之后,定義了拆分滑塊中間部分為從完全的不透明到完全的透明中間的過渡。合成的圖層有了半透明過渡,自然就會使融合更完美。
3.單擊“圖像→調整→色階”,對天空圖層進行色階調整(圖8)。
圖8
我們把天空調亮一些,與原來的天空亮度相似,兩圖的融合進一步改善,顏色過于鮮艷的天空也被修改過來。
圖9
總結:本意是換天空,但是天空部分太小了,干脆把草原的一部分也放在圖中,給人以山后就是草原的感覺,使草原也成為圖像的一部分。使素材與合成圖像之間的透視關系正確。在我們小區外有一家房地產商的廣告,漂亮的小樓、平靜的水面,顏色搭配很好,但是透視關系卻有嚴重的錯誤,給人的感覺是,樓要倒到水里去啦!總的來說是一個失敗的合成作品。因此在本例中,我們不能把仰視的云做在平視的圖中,正確的透視關系是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