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庫為文件操作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模型,簡單模型和完整模型。簡單模型假設一個當前輸入文件和一個當前輸出文件,他的I/O操作均作用于這些文件。完整模型則使用顯式的文件句柄,并將所有的操作定義為文件句柄上的方法。
1. 簡單模型:
I/O庫會將進程標準輸入輸出作為其缺省的輸入文件和輸出文件。我們可以通過io.input(filename)和io.output(filename)這兩個函數來改變當前的輸入輸出文件。
1). io.write函數:
函數原型為io.write(...)。該函數將所有參數順序的寫入到當前輸出文件中。如:
調用io.read("*all")會讀取當前輸入文件的所有內容,以當前位置作為開始。如果當前位置處于文件的末尾,或者文件為空,那個該調用返回一個空字符串。由于Lua可以高效的處理長字符串,因此在Lua中可以先將數據從文件中完整讀出,之后在通過Lua字符串庫提供的函數進行各種處理。
調用io.read("*line")會返回當前文件的下一行,但不包含換行符。當到達文件末尾時,該調用返回nil。如:
如果只是為了迭代文件中的所有行,可以使用io.lines函數,以迭代器的形式訪問文件中的每一行數據,如:
io.read(0)是一種特殊的情況,用于檢查是否到達了文件的末尾。如果沒有到達,返回空字符串,否則nil。
2. 完整I/O模型:
Lua中完整I/O模型的使用方式非常類似于C運行時庫的文件操作函數,它們都是基于文件句柄的。
1). 通過io.open函數打開指定的文件,并且在參數中給出對該文件的打開模式,其中"r"表示讀取,"w"表示覆蓋寫入,即先刪除文件原有的內容,"a"表示追加式寫入,"b"表示以二進制的方式打開文件。在成功打開文件后,該函數將返回表示該文件的句柄,后面所有基于該文件的操作,都需要將該句柄作為參數傳入。如果打開失敗,返回nil。其中錯誤信息由該函數的第二個參數返回,如:
assert(io.open(filename,mode)) --如果打開失敗,assert將打印第二個參數給出的錯誤信息。
2). 文件讀寫函數read/write。這里需要用到冒號語法,如:
此外,I/O庫還提供了3個預定義的文件句柄,即io.stdin(標準輸入)、io.stdout(標準輸出)、io.stderr(標準錯誤輸出)。如:
io.stderr:write("This is an error message.")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混合使用簡單模式和完整模式,如:
3). 性能小技巧:
由于一次性讀取整個文件比逐行讀取要快一些,但對于較大的文件,這樣并不可行,因此Lua提供了一種折中的方式,即一次讀取指定字節數量的數據,如果當前讀取中的最后一行不是完整的一行,可通過該方式將該行的剩余部分也一并讀入,從而保證本次讀取的數據均為整行數據,以便于上層邏輯的處理。如:
local lines,rest = f:read(BUFSIZE,"*line") --rest變量包含最后一行中沒有讀取的部分。
下面是Shell中wc命令的一個簡單實現。
4). 其它文件操作:
如io.flush函數會將io緩存中的數據刷新到磁盤文件上。io.close函數將關閉當前打開的文件。io.seek函數用于設置或獲取當前文件的讀寫位置,其函數原型為f:seek(whence,offset),如果whence的值為"set",offset的值則表示為相對于文件起始位置的偏移量。如為"cur"(默認值),offset則為相對于當前位置的偏移量,如為"end",則為相對于文件末尾的偏移量。函數的返回值與whence參數無關,總是返回文件的當前位置,即相對于文件起始處的偏移字節數。offset的默認值為0。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發生錯誤,所有這些函數均返回nil和一條錯誤信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