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同事在lua的table長度問題上犯錯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看以下代碼:
再看下面的代碼:
key值對應索引,key值可以對應索引的比如像下面這個:
上面這個代碼的輸出結果是4,但是下面的這個是2,
3與[3]可以混搭,所以,這里輸出的結果是3
還有一個規則,就是當用列表風格的時候,每次都是先尋找[1]所在的位置然后才開始計算的。。。。其實可以理解為先找到1,然后排序,之后再計算長度~~~
建議不要在table中混合recrod和list風格,然后計算長度,除非你對他們之間的規則非常清楚,另外,列表風格中的key如果不是數字,也不會進行計算~~~
再看下面的代碼:
print(table.getn(tblTest3))
這段代碼輸出的結果是多少?這里的輸出結果應該是3。要注意,表嵌套表,嵌套表也是元素。所以,輸出的結果是3。
以下情況相當糾結,可直接看最后一句話總結:
現在來看一個比較糾結的:
print(table.getn(tblTest4))
這段代碼輸出的結果是多少?是1。我們都知道table獲取長度的時候,會遍歷一下整個表,在最后一個非nil處,就會返回。
但是,下面這段代碼呢?
print(table.getn(tblTest5))
上面這段代碼,結果如下:
好玩吧?它把nil也當成元素計算長度了。但叫你摸不著頭腦的是下面這段代碼:
看到沒,這段代碼的結果是1。再發一段,讓你完全蒙掉:
看,這段代碼輸出結果是3,蒙了沒?再看,這一段叫你以后再也不敢再table中寫nil值:
看看吧,這一段的輸出結果是1。親,請問,你以后還敢在lua的table中用nil值嗎???如果你繼續往后面加nil,你可能會發現點什么。你可能認為你發現的是個規律。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個規律。因為這是錯誤的。
1、在table中不要使用nil
2、如果非要使用nil,必須用table.setn()函數去設置這個table表的長度。注意:新版本的lua已經不支持setn了。
必須給你個結論:
setn函數已過時,不要在lua的table中使用nil值,如果一個元素要刪除,直接remove,不要用nil去代替。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