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開發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寫許多例如:
@GetMapping("/id/get") public Result getById( String id) throws Exception{ log.info("請求參數為:"+id); verify(new VerifyParam("部門id", id)); Result result = new Result("通過id獲取部門信息成功!", service.queryById(id)); log.info("返回報文為:"+result.toString()); return result; }
打印請求參數以及返回參數的方法,而這些操作存在于每個方法之中,使得我們代碼較為冗余,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動態代理將打印參數和打印返回報文作為切面,使用切入點表達式將其切入至每個方法之中。
二、步驟
1、引入Aop相關的依賴:
<!--AOP相關的依賴--><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dependency>
引入依賴后spring-aop會加載其需要的依賴,spring默認使用aspectJ實現通知
其中aspectjweaver.jar中包含了解析aspectJ切入點表達式的文件,使用切入點表達式處理事務的時候也需要加入此依賴。
2、配置:
1)、創建配置類:
/** * @功能描述:用于controller層操作的AOP類 * @author Administrator */@Component // 將對象交由spring進行管理@Aspect // 代表此類為一個切面類public class ControllerAop {}
其中@Aspect 注解代表其為一個切面管理類,可以在其下定義切入點表達式,aspectJ框架會進行解析。
2)、定義切入點表達式: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 com.hzt.manage.*.web.controller..*.*(..))") // 切入點表達式 public void privilege() { }
其中,@Pointcut代表此方法為一個切入點表達式。其value值為切入點表達式,其中value可以省略其大致格式為:
@注解(表達標簽+表達式格式)
的格式,Spring AOP支持的AspectJ切入點指示符如下:
1、 execution:用于匹配方法執行的連接點;
2、within:用于匹配指定類型內的方法執行;
3、this:用于匹配當前AOP代理對象類型的執行方法;注意是AOP代理對象的類型匹配,這樣就可能包括引入接口也類型匹配;
4、target:用于匹配當前目標對象類型的執行方法;注意是目標對象的類型匹配,這樣就不包括引入接口也類型匹配;
5、args:用于匹配當前執行的方法傳入的參數為指定類型的執行方法;
6、@within:用于匹配所以持有指定注解類型內的方法;
7、@target:用于匹配當前目標對象類型的執行方法,其中目標對象持有指定的注解;
8、@args:用于匹配當前執行的方法傳入的參數持有指定注解的執行;
9、@annotation:用于匹配當前執行方法持有指定注解的方法;
10、bean:Spring AOP擴展的,AspectJ沒有對于指示符,用于匹配特定名稱的Bean對象的執行方法;
11、reference pointcut:表示引用其他命名切入點,只有@ApectJ風格支持,Schema風格不支持。
args中定義了切入點表達式方法執行時候的參數:
@Pointcut(value="execution(public * com.hzt.manage.*.web.controller..*.*(..))&&args(param)",argNames="param") // 切入點表達式 public void privilege1(String param) { }
我們重點介紹 execution 方法連接點的表達式,其大概結構為:
execution(modifiers-pattern? ret-type-pattern declaring-type-pattern? name-pattern(param-pattern)throws-pattern?)
1、修飾符匹配(modifier-pattern?)(可省略)
2、返回值匹配(ret-type-pattern)可以為*表示任何返回值 ,如 (String) 代表只篩選返回String類型的切入點 ,全路徑的類名等(不可省略)
3、類路徑匹配(declaring-type-pattern?)如*.manage代表一級包為任意,二級包為manage的名稱。*..manage代表所有manage包下的子類包。com..*.comtroller代表com包下所有的controller包等,*代表所有包都匹配。(不可省略)
4、方法名匹配(name-pattern)可以指定方法名 或者 *代表所有, get* 代表以get開頭的所有方法,也可指定前綴*get代表任意后綴為get的方法(不可省略)
5、參數匹配((param-pattern))可以指定具體的參數類型,多個參數間用“,”隔開,各個參數也可以用“*”來表示匹配任意類型的參數,如(String)表示匹配一個String參數的方法;(*,String) 表示匹配有兩個參數的方法,第一個參數可以是任意類型,而第二個參數是String類型;可以用(..)表示任意參數(不可省略)
6、異常類型匹配(throws-pattern?)
3、定義切面方法
@Around("privilege()")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d) throws Throwable { // 獲取方法名 String className = pjd.getSignature().getClass().getName(); // 獲取執行的方法名稱 String methodName = pjd.getSignature().getName(); /** 初始化日志打印 */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className); // 定義返回參數 Object result = null; // 記錄開始時間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獲取方法參數 Object[] args = pjd.getArgs(); String params = "前端請求參數為:"; //獲取請求參數集合并進行遍歷拼接 for (Object object : args) { params += object.toString() + ","; } params = params.substring(0, params.length() - 1); //打印請求參數參數 log.info(className+"類的"+methodName + "的" + params); // 執行目標方法 result = pjd.proceed(); // 打印返回報文 log.info("方法返回報文為:" + (result instanceof Result ? (Result) result : result)); // 獲取執行完的時間 log.info(methodName + "方法執行時長為:"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return result; }
5、@Around 環繞通知,如上代碼所示便是環繞通知,其有ProceedingJoinPoint參數
其中 pjd.proceed();方法代表去執行目標方法,并獲得一個Object類型的返回值 ,我們可以對返回值進行加工處理,如裝飾加工等。
return的值為方法執行的結果。上述代碼中首先獲取類名、方法名、方法請求參數等,進行打印的拼接,并且記錄方法執行的開始時間,并進行打印至日志。
然后執行方法,獲取到方法返回結果,進行打印執行時間和執行結果。
最后返回執行結果。即使用Aop打印請求報文和返回報文的aop切面編碼結束。
其中@Around代表其為一個環繞通知方法,其有以下幾種類型:
1、@Before前置通知,擁有請求參數 JoinPoint ,用來連接當前連接點的連接細節,一般包括方法名和參數值。在方法執行前進行執行方法體,不能改變方法參數,也不能改變方法執行結果。
@Before(value = "privilege()")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 }
2、@After 后置通知:在目標方法執行之后,無論是否發生異常,都進行執行的通知。在后置通知中,不能訪問目標方法的執行結果(因為有可能發生異常),不能改變方法執行結果。
@Before(value = "privilege()") public void 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 }
3、@AfterReturning 返回通知,在目標方法執行結束時,才執行的通知,同后置方法相同。其能訪問方法執行結果(因為正常執行)和方法的連接細節,但是不能改變方法執行結果。
@AfterReturning(value = "privilege()") public void afterReturing(JoinPoint joinPoint,Object result) { }
result中存放的為方法的返回值。
4、@AfterThrowing 異常通知:在目標方法出現異常時才會進行執行的代碼。 throwing屬性代表方法體執行時候拋出的異常,其值一定與方法中Exception的值需要一致。
@AfterThrowing(value="privilege()",throwing="ex") public void exce(JoinPoint joinPoint, Exception ex) { }
三、測試
編寫一個Controller方法
@RestController@RequestMapping("/api/v1/dept")public class DeptController extends BaseController{ /** 日志記錄類 */ private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getClass()); /** 自家的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DeptService service; /** * @功能描述:根據id查詢部門內容的方法 * @return Dept */ @GetMapping("/id/get") public Result getById( String id) throws Exception{ verify(new VerifyParam("部門id", id)); return new Result("通過id獲取部門信息成功!", service.queryById(id)); }}
如此我們的controller層中的方法就大大的簡潔了。
測試結果:
2018-04-10 22:59:27.468 INFO 1460 --- [nio-8088-exec-5] nProceedingJoinPoint$MethodSignatureImpl : getById的前端請求參數為:22
2018-04-10 22:59:27.470 INFO 1460 --- [nio-8088-exec-5] nProceedingJoinPoint$MethodSignatureImpl : 方法返回報文為:Result [result_code=suc, result_message=通過id獲取部門信息成功!, data=Dept [id=22, no=22, name=22, manager=22, description=22, phone=22, createTime=Thu Apr 19 23:38:37 CST 2018, editTime=null]]
2018-04-10 22:59:27.470 INFO 1460 --- [nio-8088-exec-5] nProceedingJoinPoint$MethodSignatureImpl : getById方法執行時長為:2
如此便能很雅觀簡潔隱式的打印請求參數、返回結果和執行時間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