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cky footer設計是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效果之一,我們都曾經歷過類似的情景:
如果頁面內容不夠長的時候,頁腳塊粘貼在底部;如果內容足夠長時,頁腳塊會被內容向下推送。
這些天做vue+express實戰的練習,跟著黃軼老師倒是認識了stricky footer,就認真的了解學習了一下,但是前兩天的問題,今天幾種解決方案的詳細情況竟然有些模糊,所以還是記錄下來吧!求學之路就是這樣,不斷地積累和重復。
上圖底部的 x
就用到了經典的stricky footer,單頁面內容足夠時,它會向下推送;當頁面內容沒有撐滿整個屏幕時,它就固定在底部。
而不是像下圖這樣:
問題
如果此前不知道stricky footer,使用fixed固定在底部的話,像下圖這樣
position: fixed;width: 32px;height: 32px;bottom: 20px;left: calc(50% - 16px);font-size: 32px;
那樣 x
會覆蓋內容,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不實際的,而且不美觀的。
所以經典的stricky footer 廣為所用,適用情景也非常多,前幾天回顧第一次做的項目,發現很多地方適用。
解決方案
stricky footer主要有三種解決方案,我們構建一點簡單的代碼
<body> <div class="content"></div> <div class="footer"></div></body>
1.為內容區域添加最小的高度
這個方法主要是用視口vh來計算整體視窗的高度,然后減去底部footer的高度,從而得出內容區域的最小高度
.content{ min-height:calc(100vh - `footer的高度`); box-sizing:border-box;}
這種方法很簡單,但是如果頁面的footer高度不同,每個頁面都要重新計算一次,所以并不推薦
2.使用flex布局
flex布局如今在移動端布局可謂是占有一片天地,廣為所用。
我們通常利用flex布局對視窗寬度進行分割,一側是固定寬度,另一側是自適應寬度。同樣的,flex布局當然也可以對對視窗高度進行分割,footer的flex為0,這樣flex獲得其固有的高度;content的flex為1。這樣它會充滿除去footer的其余部分
body{ display:flex; flex-flow:column; min-height:100vh;}.content{ flex:1;}.footer{ flex:0;}
這種方法較為推薦
3.在content的外面添加一個wrapper層
這種方法也是黃軼老師使用的方法,在content的外面添加一個wrapper層包裹
<body> <div class="content-wrapper clearfix"> <div class="content"></div> </div> <div class="footer"></div></body>
這種做法為了保證兼容性,我們通常會在wrapper層上添加一個clearfix類,
html,body,.content-wrapper{ height:100%}body > .content-wrapper{ height:auto; min-height:100%;}.content{ padding-bottom:150px //與footer的高度相同}.footer{ position:relative; margin-top:-150px; // -`footer高度` height:150px; clear:both;}.clearfix{ display:inline-block;}.clearfix{ content:""; display:block; height:0; clear:both; visibility: hidden;}
這樣就完成了stricky footer,這種方法也比較推薦,但是加入的代碼有點多,而且改變了HTML結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VeVb武林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