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
通過本文,讓大家可以明白清除浮動的原理和幾種方法,最后得出一種本文認為最好用的方法。
二、 內容簡介
1、 引入,還原浮動本來的意義
2、 說明,實際開發中常用浮動來做什么
3、 提問,為什么要清除浮動
4、 回答,如何清除浮動以及常用的幾種方法
5、 結論,得出本文認為最好用的方法
三、 正文
1、 浮動本來的意義
浮動的意義原本僅是用來讓文字環繞在圖片周圍而已。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設置圖片左浮動可以將圖片從正常文檔流中抽取出來,后面的元素會忽略浮動元素原來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到以塊元素顯示的span標簽插入到了圖片下面,但是,我們發現文字卻不會嵌入到圖片下面,因為這就是浮動最純粹的意義--讓文字環繞在圖片周圍(關于為什么文字不會插入浮動元素下面在網上也有一些討論,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本文在此就不做更詳細的解釋了)。
PS: 如果想讓文字也插入到浮動元素下面,可以通過設置絕對定位來實現。
// html代碼 <section> <div class="origin1">  <span>想象我是一大段文字</span> </div> <div class="float1">  <span>想象我是一大段文字</span> </div> </section>
// css代碼.origin1 span { display: block; width: 250px; height: 120px; background-color: #78f182; }.float1 img{ float: left;}.float1 span { display: block; width: 250px; height: 120px; background-color: #78f182;}
2、 浮動經常被用來做什么
因為浮動可以讓塊狀元素并排顯示,所以經常用來做導航欄,內容分塊欄等布局。
// html代碼 <section class="section2"> <ul> <li><a href="#">產品中心</a></li> <li><a href="#">服務中心</a></li> <li><a href="#">新聞中心</a></li> <li><a href="#">客戶見證</a></li> <li><a href="#">招賢納士</a></li> </ul> </section>
// css代碼.section2 li{ list-style: none; float: left; padding: 20px; height: 20px; background-color: #1249c3; border-right: 1px solid #a0a2a2;}.section2 li a { color: #fff;}
3、 為什么要清除浮動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當三個板塊左浮動以后,因為它們脫離了正常文檔流,所以它們的父元素ul在不設置高度的情況下,無法被子元素撐開(能夠看到背景色是因為我設置了ul的padding為10px),所以當你在后邊新增元素的時候,自然會排在ul后邊,也就是插入到了3個浮動的板塊下面。
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的,這就是要清除浮動的原因。
// html代碼 <ul> <li><p>互動板塊 li</p></li> <li><p>學習板塊 li</p></li> <li><p>留言板塊 li</p></li> 我是本應該包裹在3個板塊外面的父元素ul </ul> <div class="new">我是跟在ul后面的新div</div>
// css代碼ul { padding: 20px; background-color: #b7db05;}ul li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e3e3e3; margin-right: 20px; text-align: center; float: left;}.new { height: 50px; background-color: #1be751;}
4、 如何清除浮動
(1) 在最后一個浮動的 li 元素后邊新增一個空的塊狀元素div,并設置clear:both以清除所有浮動。
// html代碼 <ul> <li><p>互動板塊 li</p></li> <li><p>學習板塊 li</p></li> <li><p>留言板塊 li</p></li> 我是本應該包裹在3個板塊外面的父元素ul <div style="clear:both;"></div> // 新增代碼 </ul> <div class="new">我是跟在ul后面的新div</div>
效果: ul后邊的div元素確實可以在浮動元素下邊排列,并且設置margin、padding等也是針對浮動元素的下邊框。
缺點: 多出了一個冗余標簽,并沒有任何結構意義。
(2) 設置父元素ul的overflow: hidden或者overflow: auto。
// css代碼ul { padding: 20px; background-color: #e7a5b8; overflow: hidden;}
效果: 對于ul后面的元素來說,它們可以在浮動元素下邊依次排列了。
缺點: 采用這種overflow方法時可能會對采用定位position的元素產生影響,因為在ul的范圍內,超出的部分將會被隱藏,所以如果定位元素處在ul超出的范圍內,那么會被隱藏。
(3) 采用偽類方法,在最后一個浮動元素的后邊,添加clear:both。
// css代碼ul:after { content: ""; clear: both; display: block;}
效果: 很好的清除了浮動帶來的影響,并且沒有附加作用,也沒有新增無語義的標簽。
缺點: 暫時還沒發現。
四、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最好用的方法是采用after偽類來清除浮動帶來的影響,歡迎大家前來討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