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的文章mysql鎖機制詳解中我們詳細講解了innodb的鎖機制,鎖機制是用來保證在并發情況下數據的準確性,而要保證數據準確通常需要事務的支持,而mysql存儲引擎innodb是通過鎖機制來巧妙地實現事務的隔離特性中的4種隔離級別。
事務ACID特性,其中I代表隔離性(Isolation)。隔離性是指,多個用戶的并發事務訪問同一個數據庫時,一個用戶的事務不應該被其他用戶的事務干擾,多個并發事務之間要相互隔離。
我們都知道事務的幾種性質,數據庫中的一致性和隔離性等是實現事務的基本思想,在系統有大量的并發訪問的情況下,了解和熟練應用數據庫的本身的事務隔離級別,對于寫出健壯性,并發處理能力強的代碼還是起關鍵的作用。
1. 事務之間如何互相干擾
一個事務是如何干擾其他事務呢?舉個例子,有如下表:
create table lock_example(id smallint(10),name varchar(20),primary key id)engine=innodb; |
表中有如下數據:
1, zhangsan
2, lisi
3, wangwu
demo1:
事務A,先執行,處于未提交的狀態:
insert into t values(4, 'zhaoliu'); |
事務B,后執行,也未提交:
select * from t; |
如果事務B能夠讀取到(4, zhaoliu)這條記錄,說明事務A就對事務B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叫做“讀臟”,即讀到了未提交事務操作的記錄。
demo2:
事務A,先執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 |
結果集為
1,zhangsan
事務B,后執行,并且提交:
update t set name=xxx where id=1;commit; |
事務A,再次執行相同的查詢: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 |
結果集為:
1, xxx
這次是已提交事務B對事務A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叫做“不可重復讀”,即一個事務內相同的查詢,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demo3:
事務A,先執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id>3; |
結果集為:
NULL
事務B,后執行,并且提交:
insert into t values(4, zhaoliu);commit; |
事務A,首次查詢了id>3的結果為NULL,于是想插入一條為4的記錄:
insert into t values(4, xxoo); |
結果集為:
Error : duplicate key!
你可能會想。。。你TM在逗我?查了id>3為空集,insert id=4時又告訴我PK沖突?→_→
這次是已提交事務B對事務A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叫做“幻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