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urface Book為何令人期待?
微軟發布的SurfaceBook無疑已經引起了全球用戶的廣泛關注。
雖然從形態設計來看,類似SurfaceBook的產品一抓一大把,但真正能夠做到像SurfaceBook這樣讓人“細思極恐”的還真不多,以致于大多數看完微軟秋季發布會的網友,都第一時間表達了“買買買,買還不行嗎?”的強烈意愿,然而國行版本遙遙無期,美國官網購機又困難重重,這讓我們只能期待萬能的某寶商家了。
每當有類似SurfaceBook這樣的產品出現,遭殃的總會是蘋果MacBook,就像熱門網游LOL中的一個梗:XXX英雄太強了,讓我們削弱一下刀妹吧這種感覺。
毋庸置疑的是,各種秒MB的帖子將從SurfaceBook發布之初一直持續到下一代產品更新,然后繼續秒下一代MB,這似乎已經是不可免俗的套路。然而在眾多宣稱秒蘋果的產品里面,真正能夠摸著良心說做到的并不多,大都是生拉硬拽、無腦吸睛罷了。
然而這一次的SurfaceBook卻與以往不同,不黑不吹的說,它比90%可能性只進行硬件升級的MB更讓人期待一些,因為它很可能正如微軟定義的那樣,是一臺“Theultimatelaptop”!
2.能否擔當ultimate laptop?
Theultimatelaptop意味著什么?
SurfaceBook發布之后,網友們除了表示價格難以接受之外,其它方面并不像Surface發布之初那樣備受責難。能夠在亞洲三絕之一“中國噴子”的面前達到如此高的認可度,SurfaceBook其實已經在成功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Theultimatelaptop讓噴子們閉上了嘴
從客觀上來看,SurfaceBook的出現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筆記本行業一個很大的難題,即便攜性與游戲性(令用戶信服的圖形性能)與續航能力三者不可兼得的問題。而這其實是相當大一部分用戶對筆記本電腦的最終訴求。因此,用戶對于SurfaceBook的肯定并不單純是來自外觀設計,亦或是硬件性能等方面,更深層次的意義其實是它滿足了其它OEM廠商多年來只說到,但沒有真正做到的用戶訴求。
我們可以仔細想想,在SurfaceBook之前相類似的產品其實很多,尤其在2in1電腦集中爆發的那兩年左右時間里,屏幕+鍵盤底座、可插拔+翻轉屏的設計形態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屏幕與鍵盤底座都配備硬件也不是SurfaceBook的獨創,然而為什么此前出現的這些產品沒有引起這么廣泛的關注?
▲對于便攜型筆記本而言,這塊獨立GPU的意義并不簡單
我想首先一點是,這些產品在外觀設計上大都沒有SurfaceBook這么惹眼。雖然同為2in1電腦,但SurfaceBook的設計感顯然達到、甚至某些方面超過了蘋果MacBook或戴爾XPS13,這種視覺沖擊力對于用戶而言是很難抵擋的。
其次很重要的一點是,以往的屏幕+鍵盤底座可插拔設計模式,大都走雙系統路線,或者鍵盤部分充當第二塊電池這樣的路線。屏幕部分拆下來可以切換成安卓平板,連上底座之后切換為Windows系統筆記本電腦,這種模式雖然兼顧了平板與筆記本電腦的特點,但并沒有真正抓住用戶對便攜性+高性能+長續航這種缺一不可的理想狀態產品的訴求。簡而言之,當我買一臺便攜本想玩個LOL都玩不順暢的時候,這種電腦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并沒有過硬的說服力。
第三個問題就是,以往的2in1電腦在便攜性、續航能力上不比SurfaceBook差,但沒有一個敢說在性能上比SurfaceBook強的,這也是微軟敢于說它是性能最強的13英寸筆記本的原因所在。同時能夠兼顧便攜、長續航以及高性能這種理想狀態的,SurfaceBook可以說是第一家。畢竟,在性能達不到用戶心理預期的情況下,單憑便攜性與2in1模式的設計就想讓用戶掏腰包?至少在中國PC市場里還很難做到。
那么回到開頭的問題,“Theultimatelaptop”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在這三點用戶訴求上讓人無可挑剔罷了。
3.MacBook遭遇最強狙擊?
歷來有很多宣稱秒蘋果MacBook的產品,但最終都沒有撼動MB在用戶心中的地位,即便它已經數年沒有更新模具,即便它的價格依然不菲。
其實秒來秒去真的沒有什么意思,只不過是又一次果粉和其它粉之間罵戰的導火索罷了。所以讓我們拋開這種誰秒誰的思想去客觀看看SurfaceBook與同價位段的MacBookPRo,就會發現這或許是MacBookPro這么多年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SurfaceBook從設計到性能都對MacBookPro造成殺傷
MacBook現在存在的問題是:
首先,外觀設計多年來一成不變,雖然在現在看來它依然是最好看的筆記本電腦之一,但對于用戶而言已經逐漸沒有當初那么有吸引力了。
其次,與SurfaceBook同級別的MacBookPro在圖形性能上不如前者,即便后續硬件升級之后,如果在顯卡上依然采用核顯,那么這種差距無法忽視。
▲MacBook設計是很美,但多年無法有所突破也讓人審美疲勞
最后就是便攜性。SurfaceBook采用的可插拔設計在便攜方面毋庸置疑,同時也解決了以往同類電腦在性能方面的不足,可以說是目前最具典型性的2in1電腦解決方案,而MacBookPro在便攜性方面顯然已經難以與SurfaceBook相比。
不過,SurfaceBook的這些優勢能不能最終獲得用戶廣泛認可還有待市場的檢驗,但至少從目前看來,SurfaceBook對于MacBook而言,可以說是近年來所遇到的最強對手。
4.SurfaceBook是OEM噩夢?
作為整個PC行業的系統軟件提供者,微軟與OEM的關系是相愛而不相殺的,即便是搞出像Surface這樣的產品,因為其微妙的產品定位,也并未從根本上影響到這種親密關系。但是這一次SurfaceBook的出現則不同,微軟明確將SurfaceBook定位為laptop,同時還在前面加上“Theultimate”,這擺明了就是要和OEM分一杯筆記本市場的羹了。
近年來,電腦行業日漸走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用戶換新PC的動力越來越弱,一方面說明PC市場經過2008年到2011之間的快速增長已經達到了飽和,另一方面其實也反映了新品PC本身無法對用戶的購買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對于市場飽和而言,這其實是無法逃避也是沒法去解決的問題,但是對于新品PC推動用戶換新來說,主動權其實是掌握在PC廠商手中的。
▲SurfaceBook對OEM來說是挑戰也是激勵
2in1電腦其實就是這種主動權化為實際解決方案的嘗試之一,但遺憾的是,從2in1電腦出現到現在,并沒有一款真正能夠說得上成功的產品,這是為什么呢?是外觀設計沒有吸引力?是便攜性不夠?是續航時間不能達到滿足?我想都不是。
用戶對于電腦的需求很明確,便于攜帶、續航時間足夠長、同時再加上不錯的性能。然而以往的產品由于硬件平臺或設計方面的限制,只能在前兩個方面下功夫,這就造成了便攜、續航能力足的產品性能差,性能強的產品又總是又大又厚而且電池也抗不了多久。其實在這三點用戶訴求中,性能依然是用戶的第一考慮要素,12英寸的MacBook為什么沒能像MBA、MBP那樣受歡迎?是因為它不夠好看、不夠便攜、續航不足嗎?顯然不是!
在SurfaceBook發布之后,一些觀點認為這款產品是OEM的噩夢,我覺得這說法有些極端。
SurfaceBook對于行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不好”的地方在于會親密愛人OEM手里搶占一些市場份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無疑會促進OEM去推出一些類似的兼顧性能與便攜性、且價格更加趨于主流用戶群體的產品,這對于刺激PC行業發力其實是很有益處的。
▲Youcanyouup,nocannoBB!
在2in1電腦日漸萎靡的情況下,微軟推出SurfaceBook給我的是一種“Youcanyouup,nocannoBB!”的感覺,既然你們無法推出一款基于Windows平臺的、令用戶滿意的便攜電腦,那不如由我這個最懂Windows、且同時具備高超設計能力的人來推一款產品讓你們看看。
我相信在未來一年里,還會有像SurfaceBook這樣兼顧便攜、高性能和長續航,卻又同時具備親民價格的OEM產品推出,它雖然可能不像SurfaceBook這么惹眼,但能夠想到的是它更加實用、價格能夠被大眾用戶所接受。
同時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它是對2in1電腦、便攜型電腦產品的一次再定義,也越來越接近、或者說達到用戶對筆記本電腦的三大訴求,尤其是對便攜型電腦的性能訴求。
5.哪些問題讓人擔憂?
我們很難從硬件、設計等方面去找到SurfaceBook的不足,因為它在現階段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但這并不代表它是完美的、是無懈可擊的。相反,在看到SurfaceBook之后,一些擔憂也亟待在上市之后去驗證。
首先可能是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的散熱問題。
SurfaceBook平板部分的厚度為7.7mm,整機厚度為13-22.8mm。而我們都知道SurfaceBook的獨立顯卡是配置在鍵盤底座里的,也就是配置在小厚度的空間里,而散熱系統則是由風扇+散熱銅管+液體冷卻這種混合型方式,然而在實際使用時,尤其是在游戲時能否有很好的散熱效率和散熱體驗,無疑是這款產品能否獲得最終認可的第一要素。
▲散熱體驗與噪音控制亟待證明
其次,微軟在發布SurfaceBook的時候,特意強調了這是一款非常安靜的筆記本電腦。但實際情況是,由于散熱要求,SurfaceBook并不能完全舍棄風扇這種噪音大戶,那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否達到微軟所描述的“Quiet”就要畫一個問號了。如果散熱與噪音問題解決不好,很可能會讓SurfaceBook也陷入到當初SurfacePro的尷尬境地。
最后一點擔心就是SurfaceBook的“合不上”設計。在發布會展示的時候,我們都能夠看到SurfaceBook屏幕在反轉180°使用之后,是與鍵盤部分無法完全貼合的,這在以往的2in1電腦里很罕見。雖然微軟解釋這種設計的用意在于讓用戶獲得更加舒適的觀看、操控體驗,但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機身受到擠壓,會不會由于為貼合而造成鉸鏈或機身部分的損壞呢?當然這種情況用戶只需要多加注意就可避免,但隱患是否存在是一件需要去證明的事情。
·如何評價SurfaceBook?
從產品角度來看,SurfaceBook是目前能夠將性能、便攜性、使用體驗、續航能力、外觀設計等要素結合到最佳狀態的2in1電腦。在2in1電腦中配置獨顯,同時還能夠做到真正的纖薄便攜這一點,其實是很多OEM想嘗試卻又不敢去嘗試的,而SurfaceBook做到了,并且還很有可能做的很值得肯定,這對于PC產品的發展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除了價格,SurfaceBook充分把握住了用戶對便攜筆記本的訴求
而從用戶角度去看,就像文章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樣,SurfaceBook之所以沒有被噴,是因為它是第一款真正解決用戶實際訴求的便攜型筆記本電腦,性能、便攜、續航等因素缺一不可。其實用戶對便攜型電腦的需求一直很明確,就是要在保證便攜性、續航能力等要素的同時,一定要有良好的性能,如果舍棄了性能,前面所有其實都白搭。這也是為什么便攜型電腦這么多,但游戲本依然是最受歡迎產品的根本原因。我玩個網游都卡,要那么便攜干啥……
因此,如果用一句話描述SurfaceBook的話那就是:除了價格之外,它是一款無可挑剔的、充分把握住用戶訴求的便攜型筆記本電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