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倫周刊》發表了一篇分析評論,認為微軟雖然在未來幾個財季內將面臨較大挑戰,但其轉型云服務和移動設備的做法將增加公司獲利,減小負擔,最終實現利潤增長。
從“一本萬利”的套裝軟件銷售,到“螞蟻搬大象”的云服務,微軟可能會經歷利潤下降、投資回報減少等陣痛,但云服務所覆蓋的市場更廣、利潤率和風險更可控,并且公司將變得更輕量化,負擔減小。為此,微軟將轉換姿態,從新的市場、新的角度再次出發?!霸啤鄙系奈④?,可能比現在更接地氣。
現在,IT之家為大家帶來原文的中文編譯。
以下是正文:
微軟的下一代操作系統Win10即將在下周三推出,用戶可以在一年內免費升級,業內一片看好聲音。四年來,微軟的股價幾乎翻了一番。不過,上星期的微軟2015年第4季財報卻表現不佳,公司虧損高達31.95億美元。用戶而言,免費軟件當然是個好消息,但對投資者而言,事情好像恰恰相反。
▲微軟2013年-2015年股價
然而,通過降低門檻,實際上微軟的免費策略應該可以讓Windows部門獲利頗豐。目前Windows部門僅占微軟市值的10%左右。更重要的云服務部門雖然正在快速增長,但目前來說,隨著套裝軟件銷量下滑,其利潤也正遭受下滑的困擾。套裝軟件銷售一次就可以完全獲利一次,而云服務只能按時間收費,獲取利潤的速度更慢。
在云服務方面,微軟可以借鑒Adobe的路子。之前,Adobe公司決定放棄大版本收費,轉而對旗下photoshop、Acrobat等軟件采用訂閱制的方法,通過云端銷售軟件的方式讓Adobe用戶能在多臺設備上安裝軟件,并且更新更加頻繁。雖然利潤有所下降,但回報更加穩健,并且市場占有率也得到了提升。
之前,鮑爾默麾下的微軟習慣于通過大手筆的收購來刺激公司增長,但其在2007年以63億美元收購廣告商aQuantive的做法讓公司減記62億美元,2012年以95億美元價格收購諾基亞更是讓微軟在上個財季減記75億美元。
而納德拉則正好相反,他來自微軟的云服務部門,該部門的收購資金有限,而這也造成了他與之前鮑爾默不同的思維方式。他認為雖然相比傳統的軟件銷售模式,云服務的利潤更少、服務周期更長,但因為更新頻率快,犯錯誤的風險更小,利潤更可控,微軟應該放棄之前的壟斷者姿態,迎接新的市場。
其實,微軟一向不是以創新出名,而是強在執行。圖形操作系統剛問世的時候,微軟不敵蘋果;辦公軟件上,又不敵WordPerfect;瀏覽器上,IE曾被Netscape打得落花流水。但事實最終證明,微軟總是可以后發制人,取得主導地位,進而比對手攫取更多利潤。
不過,上個季度的財報確實讓人難以滿意,再加上美元走高,微軟利潤進一步下滑,不過總算強于預期。微軟Office 365和Azure之類云端服務的流水高達80億美元,而納德拉表示到2018年6月財年結束時,云端服務的流水將達到200億美元。
分析家稱,因為向云端轉型,微軟未來兩個季度的年化利潤率將繼續下降,在此之后,或許會贏來利潤回升。雖然,對個人用戶來說Windows10將免費發售,但該系統仍在將在企業市場獲得足夠的利潤回報。
對于Win10,微軟將不再安排大版本更新,而是提供持續的小規模更新服務,這是為了保證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有率,并且依靠桌面端推動移動端Windows設備的發展。以后,當Windows設備的市場覆蓋足夠廣時,微軟可以通過必應搜索引擎和市場內付費應用的方式獲取利潤。目前,必應的市場占有率約為20%左右,預計在本財年可以實現盈利。
至于未來三年,雖然軟件行業風云變化太快,不好把握。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微軟雖然在轉型上花費頗多,但其如Windows、Office等傳統部門依然可以保證盈利,減小向云端轉型的陣痛,而當微軟完成轉型之后,利潤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via: BARRONS)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