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微軟CEO Satya Nadella確定微軟從“設備與服務”轉型為“生產力和平臺”公司以來,微軟已經在多個場合解釋生產力的定義。最新的微軟博客文章中,微軟提到了“生產力引擎”:移動、社交、自然UI、智能。
在科技圈里,生產力常常被描述為工作方面的生產、改造能力。但微軟眼中的生產力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包括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做到更多,成就更多。微軟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在工作、生活或移動時利用好最重要的時間。
微軟稱,近期的Office移動平臺的宣布正是為增強人們在移動設備上的生產力,為幫助盲人出行導航的新的骨傳導耳機這也是生產力。
目前微軟應用與服務部門是微軟負責“數字生活和工作”體驗的重要部分,有“4個核心服務:OneDrive、OneNote、Outlook.com和Skype”。在招聘中,微軟也提到數字生活和工作體驗的一項基礎是“理解相關性,并對世界的變化有所反應,主動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給出關鍵信息”,這點和生產力的愿景一致。
Bing也越來越多的被用于“理解服務”整合入其他產品,這里所說的理解服務包括人工語音智能技術Cortana、Bing索引服務、實體識別技術Satori知識庫等。
去年,微軟展示了一款Email原型項目,可以在Outlook中看到郵件中由Bing驅動的相關信息,比如郵件中提到的名詞,對象,附近商家,Bing都會給出相關信息。上周,微軟還展示了微軟內部類似的嘗試:Revolve應用。Revolve是一款iOS應用,目前還在早起原型階段,來自微軟車庫孵化器,可以在應用中合并顯示日歷和聯系人,顯示即將見面的聯系人信息,并能從其他信息源整合信息。
微軟已經決心重新發明生產力,你看好?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