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搜索引擎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把谷歌搜索和微軟推出的必應搜索聯系起來。前者堪稱是搜索引擎的巨頭,即使有人認為谷歌利用搜索引擎廣告來獲取盈利的太過于單一,但是搜索引擎巨頭的光環依然是毋庸置疑的。而后者卻挑選了一條不同于谷歌搜索的發展道路。當然,不管微軟和谷歌利用搜索引擎來干什么,搜索引擎市場份額仍然是了解一款搜索引擎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今年4月份的時候,市場研究機構Net application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份額中谷歌搜索以68.65%獨占鰲頭,微軟的必應搜索市場份額為6.41%,僅排名第四。7月份的時候,必應搜索的全球市場份額下降至5.08%,但是依然無傷大雅。9月份的時候,必應搜索引擎的全球市場份額攀升至第三位,為5.94%,僅位于前兩位之后。必應搜索再度進入全球搜索引擎領域的前三甲。而在國內市場來看,8月份的時候必應搜索引擎已經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谷歌搜索排在它的后面。
“必應搜索和谷歌搜索兩者在國內外市場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這主要與國內市場的情況和微軟的一些舉措有關?!?/strong>
目前,必應搜索在國內市場比較穩定,且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超越谷歌搜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谷歌搜索在國內市場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對于國內的普通用戶來說,使用谷歌搜索的門檻相比必應搜索要高一些,而且國內大部分普通用戶都更加習慣使用百度進行搜索。反過來看,這可能也是微軟非常重視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原因之一。比起谷歌搜索,必應搜索在國內市場具備非常多的優勢。
當然,微軟為了必應搜索也下了不少的功夫。必應搜索能在國內市場正常、穩定地使用,這就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在這個前提條件下,微軟還利用基于必應搜索技術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微軟小冰、智能語音助理小娜(中國版Cortana)進行了一番大肆的推廣宣傳,尤其是微軟小冰。微軟小冰在國內經歷了微信封殺、微博復活、跨平臺整合,且創造6億次對話的紀錄,在國內社交網絡可謂是博盡了眼球。近日,全球英語培訓機構EF英孚教育以700萬元人民幣天價拍下微軟小冰的代言權,這個天價的品牌代言更是讓許多明星感到羨慕嫉妒恨。微軟小冰在國內的走紅,更是為必應搜索甚至必應品牌、微軟打響了名頭。
想必許多人還記得,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上臺后不久,仍然有華爾街的投資者詢問他何時能放棄虧損嚴重的必應搜索業務。當時站在薩提亞·納德拉身后的微軟應用程序及服務事業部執行副總裁陸奇就表示:“微軟正不斷拓展必應技術和必應產品疆界,微軟正在向全球各大市場和產品領域撒開一張巨大漁網。”
現在看來,微軟已經開始收網了,并且利用這張漁網獲得了很豐厚的回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