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講,C程序一直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int maxcount = 99;
使此變量帶有其初值存放在初始化數據段中。
long sum[1000];
使此變量存放在非初始化數據段中。
圖7-3 典型的存儲器安排
圖7-3顯示了這些段的一種典型安排方式(但并不要求非如此不可)。這是程序的邏輯布局。對于x86處理器上的linux,正文段從0x08048000單元開始,棧底則在0xC0000000之下開始(在這種特定結構中,棧從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增長。但是棧并不一定要向低地址方向擴充,這是針對這種特定結構而言是向低地址方向擴充)。堆頂和棧底之間未用的虛地址空間很大。
a.out中還有若干其他類型的段,例如,包含符號表的段、包含調試信息的段以及包含動態共享庫鏈接表的段等等。這些部分并不裝載到進程執行的程序映像中。
從圖7-3還可注意到,未初始化數據段的內容并不存放在磁盤上的程序文件中。其原因是,內核在程序開始運行前將它們都設置為0。需要存放在程序文件中的段只有正文段和初始化數據段。
size(1)命令報告正文段、數據段和bss段的長度(單位:字節)。例如:
[root@localhost apue]# size /usr/bin/cc /bin/sh text data bss dec hex filename 192895 2024 2068 196987 3017b /usr/bin/cc 695049 19356 19148 733553 b3171 /bin/sh
第4列和第5列分別以十進制和十六進制表示的三個段的總長度。
本篇博文內容摘自《UNIX環境高級編程》(第二版),僅作個人學習記錄所用。關于本書可參考:http://www.apuebook.com/。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