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類型 分區的實際大小 解析 SWAP分區 2G (內存為1G,一般為內存的2倍) / 1G-2G (最少要150–250MB) /boot 32M-100M (啟動分區,最多只要100M左右) /opt 100M-1G (附加應用程序) /tmp 40M-1000M (最大可以設為1G左右,如果加載ISO鏡像文 件就設為4G左右吧,一般不用那么多) /home 2G-10G (每個用戶100M左右,具體自定。用戶目錄。) /usr 3G-10G (最耗用空間的部份。最少要500M左右,一般 寬松的服務器要分到4-6G) /usr/local 3G-15G (自已安裝程序安裝在此) /var >2G--硬盤余下全部空間 ( 最少300M-500M,一般2-3G,做服務器的 話把上面余下的空間都分給它)
1)下面以80G硬盤為服務器做的分區和掛載點:(本例是在VM6.0中虛擬的80G硬盤,安裝Red Hat linux9.0時進行的分區和掛載點設置) 1、空閑的80G SCSI硬盤. 2、先分一個1G分區,掛載點為:/ 3、再分一個交換分區,是內存的1-2倍 4、分一個100M分區,掛載點為:/boot 5、分一個分區為1024M,掛載點為:/opt 6、分一個4000M分區,掛載點為:/tmp 7、分一個10G分區,掛載點為:/home 8、分一個20G分區,掛載點為:/usr/local 9、“使用全部可用空間”分一個區,掛載點為:/var
2)下面以160G硬盤為服務器做的分區和掛載點:(本例是在實體機硬盤,安裝centos6.2時進行的分區和掛載點設置) 1.兩個1G的交換分區(內存為2G) 2.分一個100M的分區,掛載點為:/boot 3.分一個40G的分區,掛載點為:/usr 4.分一個20G的分區,掛載點為:/ 5.分一個40G的分區,掛載點為:/tmp 6.分一個10G的分區,掛載點為:/home 7.剩余的分區,掛載點為:/var 3)服務器分區百分比 1.兩個1G的交換分區(內存為2G) 2.分一個100M左右的分區,掛載點為:/boot 3.25%掛載點為:/tmp 4.25%,掛載點為:/usr 5.12.5%,掛載點為:/ 6.6.25%,掛載點為:/home 7.剩余空間,掛載點為:/var
知識點解析:Linux分區是不同于其它操作系統分區的,它的分區格式常用的有Ext4和Swap兩種,Ext4用于存放系統文件,Swap則作為Linux的交換分區(相當于windows中的虛擬內存文件)。那么現在我們就可以知道Linux至少需要兩個專門的分區(Linux Native(本地)和Linux Swap(交換))。由于不能將Linux安裝在Dos/Windows分區。一般來說我們將Linux安裝一個或多個類型為“Linux Native”的硬盤分區,但是在 Linux的每一個分區都必須要指定一個“Mount Point”(掛載點),告訴Linux在啟動時,這個目錄要給哪個目錄使用。對“Swap”分區來說,一般定義一個且它不必要定義載入點。 下面我們先對“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有個初步的了解。 *SWAP分區是LINUX暫時存儲數據的交換分區,它主要是把主內存上暫時不用得數據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再調進內存內,且作為SWAP使用的分區不用指定“Mout Point”(載入點),既然它作為交換分區,我們理所當然應給它指定大小,它至少要等于系統上實際內存的量,一般來說它的大小是內存的一至兩倍。另外你也可以創建和使用一個以上的交換分區,最多16個。 *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統文件的地方,一般用EXT4的分區類型,對Linux來說,有了較大的選擇余地,可以把系統文件分幾個區來裝(必須要說明掛載點),也可以就裝在同一個分區中(掛載點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