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人為錯誤操作或者惡性病毒感染而使系統切底崩潰,不能進入WINDOWS圖形界面時,我們可以在DOS下面盡量挽救系統。
一、使用scanreg/restore
DOS界面下輸入該命令,就可以在最近的5個注冊表備份里恢復,這種方法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只有最近5天的注冊表備份可以選擇。因為控制著自動備份的scanreg.exe只會在每天第一次啟動電腦時備份,如果哪天你安裝的程序或者對注冊表的修改比較多,那么你的努力就大多白費了。
二、使用regedit.exe
這種方法可以把錯誤修復而完全不影響注冊表的其他健康部分。這樣,我們就能在最大限度上保留我們的工作成果了。使用regedit.exe對注冊表實行局部修改的思路是:首先,把注冊表里有嫌疑的分支導出;然后,使用edit對它進行分析和修改;最后,把健康的分支重新導入注冊表里。好了,我們來看看整個過程的具體操作。
1 導出注冊表分支
在DOS下導出注冊表分支的命令格式是:Regedit[/L:system] [/R:user] /E filename [regpath1]。/L:system是指定system.dat的路徑,/R:user是指定user.dat的路徑,如果不說明,系統就會在默認的路徑下找;/E:是導出注冊表分支的文件名,regpath1是要導出的注冊表分支。比如,我們要導出默認注冊表關于控制系統啟動的分支到test.reg里,命令如下:
regedit /e test.reg 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2 對注冊表進行分析、修改
在DOS下面只要運行edit就能對*.reg文件進行編輯了,因為我們導出的注冊表實際上就是文本文件。不過,要正確找出引起錯誤的地方并修改,需要我們平時對注冊表積累的經驗。下面,我們看一下它的基本結構,以使我們在對它的修改時可以有的放矢。
注冊表里面有6個主分支,其中容易引起致命錯誤而使WINDOWS不能正常啟動的分支有: [HKEY_LOCAL_MACHINE],記錄著本地機器的硬件配置以及安裝的相應軟件,特別是[HKEY-LOCAL-MACHINE/Enum/PCI]這個分支下面的主鍵值,一旦出錯,WINDOWS往往不能啟動。如[HKEY-LOCAL-MACHINE/Enum/PCI/VEN_8086&DEV-7111&SUBSYS_00000000&REV-01/BUS_00&DEV_07&FUNC-01]記錄的是硬盤控制器的詳細信息,下面的Logconfig記錄著它的各種參數;[HKEY_LOCAL-MACHINE/Enum/PCI/VEN-1002&DEV-4C42&SUBSYS_4C421071&REV-DC/000800]記錄的則是顯示卡的重要資料和參數,一旦這里出錯,往往會導致WINDOWS在啟動時黑屏,然后死掉。
另外還有[HKEY-LOCAL-M 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里記錄著WINDOWS當前版本的信息以及啟動時執行的程序等,這是病毒最愛攻擊和修改的地方。
至于還有[HKEY-CLASS-ROOT]是記錄文件種類及其關聯信息的,[HKEY-CURRENT-USER]里記錄著當前用戶的各種信息,包括登陸的密碼和各方面的設置等,這些一般不會引起WINDOWS的致命錯誤,這里也不再詳細分析了。
當我們對這些鍵值分析和修改時,如果碰到什么不清處的地方,可以通過第1點的導出注冊表方法,把一些備份注冊表的相應分支導出,進行比較。WINDOWS的注冊表備份都放在C:/windows/sysbackup里面,如我們要導出第一個注冊表備份的[HKEY_LOCAL_MACHINE]分支,那么我們可以先進入該目錄,然后鍵入命令:extract /e rb000.cab *.*,先把system.dat和user.dat解壓出來,再鍵入命令:regedit /L:system.dat /R:user.dat /e backup.reg HKEY-LOCAL-MACHINE。
3 把修改好的注冊表分支重新導入
命令的格式為:regedit /L:system /R:user file1.reg file2.reg。我們一般都要修改默認的注冊表文件,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只需鍵入:regedit file1.reg就行了。
看完要頂哦
下面還有常用的命令總結
1.導出注冊表
格式:regedit /l:system /R:user /e filename.reg regpath
含義:/l system 指定system.dat文件的路徑
:/R user 指定user.dat文件的路徑
:/E filename.reg指定表編輯器要進行導出到那個REG文件中的操作
Regpath:指定要導出哪個注冊表的分支,若省略則表示導出整個注冊表
2.導入注冊表
格式:regedit /l:system /R:user
含義:同上
3.重建注冊表
格式:regedit /l:system /R:user /C file.reg
含義:用指定的注冊表文件來重建注冊表
4.刪除分支
格式:regedit /l:system /R:user /D regpath
含義:都差不多,就是刪除/D regpath指定的分支,若刪除整個注冊表
5.恢復注冊表
使用Scanreg.exe來檢查,備份,恢復,修復注冊表
格式:Scanreg [<option>=
參數/backup:, 同時備份同注冊表相關的文件(如user.dat,system.dat,win.ini,放在sysbackupgh (文件名為rb--?.cab)
/resore 選擇一個備份文件進行恢復注冊表(它只能用在純DOS下)
/fix 修復損壞的注冊表(它只能用在純DOS下)
/comment="<comment>"在備份注冊表進增加一些詳細的注釋到CAB(在",")
注:從其他的電腦上拷貝一份新的注冊表文件--x.reg,覆蓋原來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