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摩托羅拉的官網消息來看,Moto X PRo即將在3月30日國內上市,據說價格還不錯,相信國內仍然有很多摩托羅拉的忠實用戶在等待這款手機,因為Moto X Pro的原型——Nexus 6在海外飽受好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 國行Moto X Pro上手體驗評測,一起來看看吧!
Moto X Pro
在初看手機的時候,我曾試圖找出它與Moto X的不同之處,或者說是特殊設計之處。除了在接觸之前就知道的尺寸更大之外,幾乎沒有區別。
機身頂部,聽筒區域橫條高出屏幕
Moto X Pro像是同比例拉大后的Moto X,正面上下對稱的聽筒與揚聲器區域、相同的弧度、頭大下巴窄的設計都是一樣的。就連聽筒與揚聲器突出的兩個橫條都一樣,只不過前者把橫條上的紋理舍去,變得光滑。
底部揚聲器區域的橫條,沒有了條紋
多數人對于Moto X的兩個突出橫條不太理解,在實際使用中,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正面朝下放置時不容易磨損屏幕。但這種設計更容易藏污納垢。
對比之下,Moto X底部有兩個黑點
可能是屏幕更大的緣故,Moto X Pro的2.5D屏幕更加明顯。如果你仔細查看屏幕底部兩側,你能看到兩個微弱的小紅點,這就是它能感應手勢的原因。黑色面板能遮蓋底部的感應器,如果是白色面板,恐怕在底部又得多出兩個黑點。
Moto X Pro背部
從官網來看,這款手機目前只有黑色版一種,它的背部是磨砂紋理的塑料,對于5.96英寸的手機來說尤為重要,可以增大摩擦力,不過缺點是容易沾染指紋與汗漬。
背部的LOGO區域不如Moto X那樣顯眼
Moto X Pro的背部并未像Moto X那樣設置一個金屬圈放置蝙蝠狀的LOGO,溶于整體的凹槽顯得非常低調。
邊緣采取了收縮的設計,四角更薄
盡管手機的寬度達83毫米,適宜的弧度帶來了不錯的手感,同時將四個角的厚度成功降低,頗有HTC M8時尚版雙弧線設計的神韻。盡管手機最厚處為10.1毫米,超薄的邊緣給視覺上帶來了纖薄效果。
兩者在設計上幾乎一樣
兩者的電源鍵對比
與Moto X一樣,Moto X Pro將電源鍵與音量鍵設置在機身右側,并在電源鍵上刻上橫條紋理,便于觸摸識別。
Moto X Pro采用nano SIM卡設計
考慮到Nexus 6的外觀設計就是來自Moto X,所以去掉碩大“NEXUS”字樣的Moto X Pro外觀也是早就預料到的。很顯然,單手并不能駕馭這個龐然大物。
Moto X Pro的屏幕提升到了2K分辨率級別,在5.96英寸的尺寸下PPI為493,相比5.2英寸Moto X的423PPI,實際觀感上并沒有太大差異。相比其他2K機型,比如LG G3、三星Note 4,尺寸上的增大讓Moto X Pro在PPI數據上存在劣勢,實際使用中肉眼并不難分辨出細節。
但Moto X Pro與前輩Moto X如出一轍,采用了早期的AMOLED屏幕,這種屏幕存在發綠的問題,前提是兩部手機放置在一起才能看出。日常使用中,與“冷暖屏”的道理一樣,如果你不做比較,這種偏色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手掌揮過,手機就會顯示時間
考慮到“顯示”功能需要時常開啟,AMOLED屏幕像素點自發光的特性,這種功能也只能選擇AMOLED屏幕。
主屏與所有應用界面
讓我無從下筆的另一個原因是系統,說句不夸張的話,完全可以把Moto X評測中關于系統那部分內容粘過來,所以我們主要講下這個系統的感受,就不多介紹特色功能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流暢,驍龍805+3GB內存提供了優秀的硬件基礎,基于原生安卓5.0系統也是流暢不可或缺的元素。
“操作”與“顯示”功能
其次“操作”與“顯示”功能也是我經常使用到的,手掌揮過手機上方,手機就會顯示時間,如果你想繼續操作,向下拉,就會進入主屏。而不是一定要拿起手機,尋找電源鍵,點亮屏幕,然后進入主屏。
語音控制
或者,你可以提前設置好語音口令,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當然,不能是車間等雜音大到無法辨別正常語音環境),隨時說“OK,Moto X”,手機就會響應,靈犀語音識別相當準確,后續的調用服務也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實際使用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在很多公共場合,這個功能不便使用,所以很難形成一個習慣操作。
需要吐槽的一點是,一部六英寸手機,居然沒有為大屏做出相應的優化,既沒有單手操作模式,也沒有橫屏模式。不過響亮的揚聲器與大尺寸的屏幕不失為一個多媒體,尤其是視頻愛好者的選擇。
自動模式(上)與HDR模式(下)樣張對比
有了上次Moto X行貨的經驗,多數用戶還是不要對這個鏡頭報以希望,盡管更換過元器件成為索尼IMX214,盡管有OIS光學防抖,Nexus系列“遺傳”下來的拍照劣勢與摩托羅拉不給力的調教還是沒能將Moto X Pro提到一個優秀的水準。
夜景樣張
如果說日常拍照還算普通的話,夜景樣張的細節模糊就比較令人費解了,畢竟有OIS光學防抖。
更多樣張:
白天室外自動模式樣張
白天室外自動模式樣張
白天室外自動模式樣張
白天室外自動模式樣張
比較厚道的是,Moto X Pro依舊標配了美國官網售價34.99美元的Turbo快速充電器,中國官網聲稱15分鐘的充電時間能帶來6個小時的使用時間。我們從零電關機充電半小時后,電量達到了40%,整體充滿電也只用了一個小時十分鐘左右。
快速充電插頭
當然,渦輪快充會讓手機整體發熱,特別是充電口附近,這也是充電電壓與電流同時提升帶來的作用,不過手機電量充到90%左右,充電器會調整電壓與電流,手機溫度自然會下調。
總結
Moto X Pro
聯想與摩托羅拉官網都未公布這款旗艦產品的售價,畢竟發布會在30號舉辦,屆時它的售價才會被公布。如果按649美元的國外售價換算,行貨售價很可能在四千以上,如果再加上17%的稅率,售價肯定不會低。
盡管有著優秀的工業設計,但谷歌服務的缺失、原生安卓系統的改動仿佛抽掉了這款手機最大的競爭優勢。
原本的谷歌/安卓粉絲自然心知肚明,而拉大后的Moto X Pro犧牲了不少便攜性,高昂的售價也會嚇走不少普通用戶。所以選擇這款手機的,多數會是摩托羅拉粉絲中的多媒體重度用戶,或是大屏愛好者。
當然,我們的假設是在649美元換算過來的價格基礎上,如果聯想能給一個實惠的定價,比如三千價位。依靠摩托羅拉的品牌影響力與產品本身的設計底蘊,它的銷量自然也不會差。
單就產品而言,它在外觀設計與系統UI上與Moto X有著高度的相似,所以簡單粗暴地給它定義的話,就是它與Moto X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大屏,一方面大屏給你帶來了優秀的視覺觀感,另一方面大屏也損失了便攜性。
盡管和Moto X相比,Moto X Pro的提升主要在屏幕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亞洲國家尤其是國內用戶在受到了三星Note系列的熏陶之后,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大屏手機控”,對于這些用戶來說,6英寸的Moto X Pro肯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