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跑分的興起可以看做是PC時代的后遺癥:智能手機出現前,PC在數碼生活中的地位無可動搖。PC將我們帶入多媒體和互聯網時代的同時,也先入為主使得我們對“數碼”的理解總是逃脫不開PC的影子。于是,傳統意義上“PC參數”,也就首當其沖地成為了衡量所有數碼產品的基本標準。但事實上,縱使智能手機和PC有共同之處,但深度分析,就能發現兩者之間實際上有著天壤之別。
PC更多的時候是用來工作和深度娛樂的工具,其運行的程序相對運算量較大,而且經常需要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所以對電腦性能的需求相對會比較高。對于一些圖形處理、音視頻制作的從業人員或者大型游戲玩家而言,對電腦性能的要求更是希望能多快就多快。
但是手機上除了大型3D游戲會運算量比較大,其余的app有哪些是對手機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所以過于的拿處理器說事,其實只是以偏概全罷了,衡量一款手機的好壞,處理器的確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卻并不能代表一切。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CPU、攝像頭、屏幕分辨率越高手機就越好,但不爭的事實是現在手機工藝和材質方面幾乎是停滯甚至倒退狀態。雖然絕大部分手機廠商口口聲聲說注重工藝,投入了大成本,但實際拆開來卻是滿眼的綠色電路板、塑料殼、甚至同樣分辨率的屏幕卻選用的是品質較次的。不愿投入成本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怕麻煩。
跑分真的有意義嗎?
自智能手機興起以來,跑分這個詞也便跟著流行起來了,跑分的初衷是針對硬件的極限能力進行測試,分數的高低可以告訴你這個硬件性能的上限。而通過這樣的結果,大家可以大概了解到自己所使用的手機的一個性能水平,不過這樣的測試受到手機軟硬件的環境(外部溫度、運行的任務數量)、用戶個人測試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測試的結果往往會呈現出巨大的波動。所以說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科學結果,只有一個“僅供參考”的分數。
而隨著手機硬件的日趨飽和,加上一些無良廠商針對跑分在背后做手腳,導致如今的手機跑分結果越來越接近,甚至出現一些低配手機跑出超高分數的情況,更有一些手機跑分超高,而使用起來卻是各種卡頓,看起來越發不合理,所以跑分在目前來說也就越來越沒有意義了,這也是如今很多廠商都弱化跑分的原因。
那么除性能之外,一個好的手機更應該關注什么呢?
主要還是表現在三個方面:材質、工業設計、做工以及優化。
PC多數是在桌面上使用(雖然筆記本也叫做laptop),與我們直接接觸的只有鍵鼠和屏幕。手機則幾乎24小時貼身跟隨,而且使用是以和它發生全身親密接觸為前提。
對比PC,智能手機需要你只使用手指,僅在5英寸左右的空間上,完成你需要在PC端完成的任務,實現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功能。
而正因為手持設備的自身局限,通過設計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便顯得尤為重要。要在狹小的空間內,安排復雜的功能部件,平衡美觀、功能、穩定、握持感等等多種因素,沒有足夠設計功底,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是無法完成的。單純的拿處理器去說事兒,在明眼人看來,也只不過會一笑置之而已。而這也是去年各大手機大佬闊談情懷,追求工匠精神的原因。
而回歸手機本身,就算跑分再高,使用起來各種蹩腳也絕對不會得到預期的口碑,手機可以看做是服務于用戶的工具,用戶需要的是其能夠帶來令人舒適的用戶體驗,而不是一個個看起來驚艷,但實際上卻虛無縹緲的跑分數字。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