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肯定的是,魅藍Note采用了非常豪放的配置,但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一款產品能把價格定到999元那么低,就一定會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妥協才行。如果剛看完發布會的你還對魅藍Note的優缺點“傻傻分不清楚”,那么已經拿到這款新機工程機的筆者就希望能通過這款試玩給大家帶來更客觀的解析。
做工尚可,手感不錯
魅藍Note整體造型與MX系列是非常相似的,但這款手機的屏幕一改魅族堅持的8:5比例,變為了更加主流的16:9,因此和MX4相比,該機高度有所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魅藍Note依然選擇將電源鍵安置在頂部,對于手比較小的用戶來說就顯得有些“任性”了。
在細節設計方面,魅藍Note像是MX系列和iphone 5c的結合體。舉例來說,魅族MX4的音量按鍵是一條式的,但魅藍Note沒有繼承,而是變為了和iPhone 5c相同的兩段式設計,這也是魅藍Note上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
機身側面的SIM卡托采用了非常新穎的設計,可以在單槽中承載兩枚SIM卡,相比雙卡托的雙卡手機來說,顯得更加簡潔,將開孔對機身一體性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這是很加分的一項技術。
魅藍Note采用單卡槽雙卡設計
在做工方面,我們給魅藍Note的評價是尚可。在貼合、接縫等這些位置魅藍Note處理得是很到位的,不過在一些細節方面還需提升,比如聽筒開孔中的濾網有些歪斜,SIM卡托略有松動等。當然,以上這些現象不排除是工程機模型不成熟所致,我們不能把這個結論直接套在將上市的正式版魅藍Note上。
既然用了與5c相同的注塑后蓋材質,那么魅藍Note的手感理應是值得期待的。從我們試玩的體驗來看,魅藍Note握持起來是比較舒適的,尤其是塑料所帶來的溫潤的手感,是金屬邊框很難匹敵的。不過,塑料后蓋和玻璃面板相接的邊緣并不能像MX4一樣進行倒角處理,另外還要照顧屏幕強度,邊沿不得不做成更高,所以手的虎口處多少會感覺有些生硬,這也是我們只能將魅藍Note手感定義在不錯而非出色的一個原因。
最后,總的來說,在999元這個售價檔上,魅藍Note的做工和手感是符合定位的。
千元機領域體驗領先
看完外觀再說體驗。筆者認為魅藍Note相比紅米Note,最大的優勢是后發優勢。更晚推出的魅藍Note得以采用最新的聯發科64位MTK6752八核處理器,同時隨著屏幕、鏡頭模組成本的下降,后發的魅藍Note也能夠采用更加優質的5.5英寸1080p屏幕和1300萬像素攝像頭。所以在同樣的千元價位段,魅藍Note擁有更勝一籌的使用體驗也是順理成章的。
從基礎操作來說,魅藍Note和MX4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差距,打開應用速度方面,魅藍Note略遜于MX4,畢竟兩款產品價位不同,這對我們日常使用不會構成影響。
再一點是魅藍Note 1300萬像素的后置鏡頭,它的表現在千元機中依然位居前列,在千元機貧弱的軟件優化下,這枚鏡頭本身的素質力壓其他同價位產品,可玩性更強。不過與MX4相比,這枚鏡頭在對焦速度、色彩表現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借助最新的處理器和更好的硬件配置,魅藍Note得以在千元機領域脫穎而出??陀^來說,魅藍Note產生這方面優勢,更多的是因為其他廠商還沒有推出自家的新款千元機產品,我們不排除紅米Note 2這樣的產品未來會在配置方面迎頭趕上,但不可否認的是,趕在紅米Note 2等熱門千元機之前推出,就已經是魅藍Note一個不可多得的優勢了。
接近MX4,但不會與之“打架”
當一個MX4和一個魅藍Note擺在你面前,你會選誰?不得不說,兩款產品有很多相似之處,即便如此,筆者也不認為大家在選購時會在兩者之間產生過多的糾結,說魅藍Note會篡奪MX4的“皇位”就更無從說起,原因有二:
1、一個對大片塑料材質不感冒的用戶并不會因為魅藍Note便宜而少花500元買更便宜的;
2、MX4雖然屏沒有魅藍Note大,但屏幕素質、硬件綜合配置依然是力壓后者,預算寬松、對性能有更高追求的消費者依然更適合選擇MX4。
因此,在選購時,大家應該根據自己實際的使用需求、審美需求和預算考慮選擇,不需在MX4和魅藍Note之間產生過多糾結。當然,這兩款產品也不會像iPhone 6 Plus和iPad mini一樣“窩里斗”。
定位像5c,但命運不會一樣
最后再來說說魅藍Note的定位,魅藍Note確實在地位上與iPhone 5c比較相似,不僅是為了廉價,也是為了借助多彩、手感和大屏在市場中再圈出一個更年輕化、更活躍的人群,這一點遠比廉價本身來得重要。
類似的定位會不會把魅藍Note帶向和iPhone 5c一樣悲慘的結局?No,因為魅藍Note價格門檻遠比后者底,讓一款突出青春屬性的產品真正變得親民。從這個角度講,對魅藍Note的銷量表現和用戶反饋我們還是非常看好的,這也正是這篇試玩的最終結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