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對自身的定位是“智能手機倡導者”,但不能否認的是,該公司這兩年來的發展頗為坎坷,主要是體現在品牌和產品定位不明確、缺乏有力的營銷手段。以M8為例,它普遍被認為是擁有最好設計的Android手機,但由于UltraPixel攝像頭的不佳表現,銷量方面仍不足以與蘋果和三星抗衡。
今年,HTC似乎有意放棄UltraPixel,推出了M8 Eye的加強版機型,將后置攝像頭更換為主流的1300萬像素,同時前置500萬像素來提升自拍效果。另外,Desire Eye則作為中端機型呼應,并將兩顆攝像頭全部設計為1300萬像素,誓將“自拍進行到底”。那么我們的問題是:自拍能夠拯救HTC嗎?一起來看看Desire Eye使用體驗。
機身設計及屏幕效果
并不出人意料,Desire Eye采用了系列慣有的設計語言,塑料機身和更鮮明的配色效果突出了“中端旗艦”的定位,握在手中還是可以感覺到扎實的做工和分量的。設計的亮點在于白+橙或灰+藍的活潑配色,不過我們比較擔心白色塑料機身的耐臟性。一個好的元素是:Desire Eye是防水的。另外,HTC標志性的BoomSound前置立體聲揚聲器等元素也得以延續,可實現出色的外放音質。
當然,你很難不被Desire Eye的“大眼睛”所吸引。與其命名呼應,設計在屏幕上方中間的13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旁邊則是雙色閃光燈配置,與后置攝像頭完全相同,十分夸張。為了實現更好的拍攝效果,機身右側還設計了一個專門的快門鍵,但遺憾的是材質比較粘連,手感不太好。
顯示方面,Desire Eye采用了一塊5.2英寸的1080P屏幕,像素密度為424ppi,與M8完全相同,高于此前的Desire 820,這是一個好現象。具體的顯示效果與M8相似,擁有出色的可視角度和亮度,另外對深色的處理比較自然,陽光下的可讀性也令人滿意。
硬件性能及軟件體驗
Desire Eye搭載了2.3GHz的高通驍龍801處理器、2GB RAM及Adreno 330顯卡,與M8系列完全一致,所以性能方面沒有太大問題。除了自定義Android界面會發生偶爾的卡頓,運行主流應用及游戲都沒有太大問題。
軟件方面,依然內置了HTC Sense界面,對原生Android系統進行了較大修改,增加BlinkFeed新聞聚合主屏、Zoe小視頻拍攝等一系列功能,一般用戶可能很難記住這些復雜命名的獨家內容,是否好用也見仁見智。
相機
顯然,拍照(自拍)是Desire Eye最大的賣點,也可以看作是HTC放棄UltraPixel的一個信號。畢竟400萬像素在目前像素膨脹的年代來說有些過時,那么雙1300萬像素的配置是否令人滿意呢?遺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按住物理快門可以激活Desire Eye的相機,但正如前面所說,手感比較綿軟,兩段式觸發效果也不夠準確。功能方面,HTC主推雙攝像頭同時拍攝的功能,但有時難以得到一個統一的曝光效果。另外,HTC也為Desire Eye內置了大量的拍照功能,只不過很多都是小噓頭,并不太實用。
最不幸的部分則是拍照畫質。在光線充足的戶外通常還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但來到室內,復雜的光線會出現明顯的模糊和噪點現象,即便我們最后將自拍照片從1300萬像素縮小至500*260像素,你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噪點和模糊不清的細節,這讓我們略感失望。
至于后置攝像頭,很大程度上與前置十分相似,白天效果不錯,昏暗及夜景表現較差。除了軟件優化的關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這兩枚1300萬像素攝像頭的感光元件面積不夠大、進光量不足。事實上,蘋果iphone 6/Plus通過增大感光元件尺寸、總像素數保持不變來提升畫質,而HTC的UltraPixel則是通過降低像素數量放大單個像素,顯然不夠聰明。而現在直接內置沒有經過優化的索尼量產版1300萬像素鏡頭模塊,對提升畫質也絲毫沒有幫助。
總結
總得來說,Desire Eye對于HTC來說似乎只是過渡產品,我們并沒有在這款手機上感受到太多技術實力,照搬M8的配置、效果一般的雙1300萬像素攝像頭,似乎都沒有什么誠意。
目前,Desire Eye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為549美元(約合人民幣3400元),考慮到消費稅和定位關系,如果在國內上市,價格應該會在3500元左右(M8 Eye為3999元)。但顯然,這個價格在年末來說幾乎不具備什么吸引力,再考慮三星S5、索尼Z3等機型都在3800至4000元之間并在不斷降價,Desire Eye幾乎難以生存。顯然,HTC應該仔細考慮一下明年產品的定位,是注重拍照、還是設計、亦或是性能或獨家服務,否則只會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