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ebviewer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前一篇文章是介紹本人對版本的漫長反復測試的最終選擇,最終確定了3.2破解版跟諾基亞s40機器有很好的兼容性。從上次到現在經常用來瀏覽友人網。寫寫評論回復等(本人是GPRS上網包月的^o^),共計報內存不足(沒設圖片顯示)8次,其中友人的手機卡論壇出現5次,其它3次是上社區時出現的,還有出現了1次死機重啟現象??梢娺@已經很穩定了。在上篇的回復中也補充了關于書簽的問題,就是盡量少加書簽,書簽名盡量使用e文和盡量少的字。這樣做都是為了實現更大的內存空間來解壓網頁。
現在我們來談談近一段時間來使用的一些小發現和新技巧:
一、測試
1.每次上網之前清空緩存信息!上網之前我們要保持手機里的剩余存儲空間足夠大,越大越好。為什么呢?我也說不清楚,但我做過測試發現,剩余存儲空間越大,手機的運行速度就越流暢。以3100為例。我是這樣測試的,機存電話本空間為100%。再把短信息文件夾全部清空。重啟手機,同樣用webviewer上友人首頁。沒有刪之前從輸入到全部解壓完用了51秒。把短信清空后為46秒。機內剩余存儲是56.3kb。
2.之后,我又把多媒體文件夾里的所有圖鈴也刪了。機器成為黑白機和單音機(復古?)。這時機器剩余存儲空間暴漲為486.7kb,再上友人首頁(下簡稱上網),測得時間(同上的開始讀取到解壓完畢)為31秒。
3.我再把游戲的文件夾清空(只有兩個自帶的游戲,貪吃蛇ex和賽車共93.3kb),這樣獲得的內存為580.0kb,測得上網時間為28秒。
4.我一鼓作氣的把百寶箱文件夾里的文件只保留webviewer一個應用程序。剩余內存為878.5kb。呵呵……只剩下這么一個程序了。深吸一口氣,再上網,內心非常激動,等解壓完畢一看秒表,時間為20秒,為了,更貼切些,我又清空緩存關機重啟再清空,上網四次,測得數據為19.7秒,18.8秒,21.2秒,20.6秒。
經過這樣極限BT測試,各位看官明白了機器留有剩余空間的必要性吧,在我手機變為黑白單音機之后,連打開文件夾和應用軟件(只剩下webviewer一個呵)的速度也飛快。開機也變快。以上測試時間為凌晨1點至清晨4:50時段,目的是保持網速的穩定性。接下來的善后工作就是BT郁悶的漫長重新下載圖鈴和重裝軟件游戲的噩夢時刻!
二、上網技巧
1.每次上網之前最好在“功能表-服務-清除緩沖存儲”清一下再上網,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緩存空間的連貫性,便于寫入數據和獲得最大的緩存空間。
2.由于中國移動的GPRS網絡的目前不穩定狀況,以及可能有一個隱藏的超時連接保護功能。我們上網時如果在網上發呆過久(一般5分鐘左右)就會導致應用軟件進入休眠狀態。這時再打開新網頁就會提示“連接中斷請重新再試”的警告,軟件顯示“Network error”。而我們使用webviewer一般不會選擇在手機保存以已瀏覽網頁的選項。所以,一出現連接中斷,我們只能重新下載(Reload),很費時間和流量,呵呵……我雖然不怕流量多少,但也很煩人滴~~~~~!因此,在紅條消失后(解壓完成)我們可以輕按一下掛機鍵,注意,只能按一下!讓GPRS斷開連接,顯示為本來帶方框的符號G的方框消失,只有一個G。這時,在斷開連接的狀態下我們可以悠哉悠哉的瀏覽網頁,完了什么時候想打開別的文章或鏈接都能正常打開。我試過最長4個小時后才發現網頁沒有關掉,而想再上的時候才發現,能夠打開。這個方法也適用于瀏覽WAP網站。
3.webviewer有一個缺點,就是解壓網站固定鏈接的內容很快,但如果瀏覽正文,如本文時的速度簡直令人難以忍受。曾瀏覽榕樹下的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整整自然解壓了半個鐘頭!狂暈不已??!之后無意發現如果正文不能連續自然解壓,我們可以強制解壓!就是在停滯時按#鍵,如果還是未能一行一行解壓,就再按,大約隔兩三秒鐘按一次。這樣,在我們的快鞭下,小W敢不快些嗎?!這個原因我不清楚。猜想可能正文內容跟網頁語言不同,要把文字編碼讀取后再到webviewer的國外服務器上重新編譯吧。先聲明我對網頁語言之類純屬呆頭鵝級的大菜鳥!DX們要包涵我的無知見解。
4.在讀取網頁,紅條顯示“Reding HTML Page...Cont”和“Reding HTML Page...Wait”時,盡量不要操作按鍵,否則,嘿嘿……很容易死機或拒絕服務的,而在Reding HTML Page...Load”時一般都是背景燈關閉了,想要顯示時可以按數字鍵1或3。至于其它鍵,就不要按了。
5.在打開首頁后,想轉到鏈接,如玩家寶典時,網頁還沒有解壓完畢,這時就要按右功能鍵的“Stop”,程序就會結束解壓和寫入緩存。再打開其它鏈接。如果不這樣而直接打開,很容易造成死機重啟或軟件自動關閉。
6.關于翻頁問題,有別人寫了寶典了,本來不敢重復,但為了看官方便,這里就借花獻佛了:在URL后面加個“&page=數字”想打開第二頁就輸入&page=2就行了。
7.還有?就勞各位看相關寶典了,呵呵……本文到此為止,有問題歡迎批評指正。
最后聲明:本文所提數據為本人偶然所測得的,限于網絡因素、手機個體差別和潛在因素,有一定隨機性,只能為參考數據。不能為準。具體到每人還得自己測試才知道,呵呵……如果想體驗測試過程的煩瑣和艱辛的話,盡管試試。連同上一篇測試,其中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很多的。無愧于題目所說的艱難兩個字。雖然在DX的眼中很可能這樣的測試毫無價值。但我們菜鳥一族也有我們的玩機方式,一句話:實踐過、努力過、專心過、流汗過,不論結果如何,都能獲得我們應有的快樂和收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