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ability 移動應用終于上線,如今有 iphone 與 iPad 版。
提起“待閱”應用,就不能不提 Instapaper、Read it Later,還有讓 Evernote 成為待閱應用的 Clearly。今天就讓我們橫向對比一下這四個“待閱”服務之間的區別,評析優缺點。
評測分兩個角度,一是在移動應用上的表現、二是作為網絡服務的表現。
移動應用
在手機(以 iPhone 為例)上,Readability、Instapaper 提供了模板和自定義調整的選項,而 Read it Later 除了提供“文字瀏覽模式”以及“原網頁瀏覽模式以外,沒有提供模板,也沒有任何自定義調整選項:
在 iPhone 上比較,雙方的移動閱讀體驗大同小異,不過 Instapaper 可供用戶自定義的地方比較多,發揮的空間比較大。
實際上,Read it Later 比較注重“內容整理”功能,在應用界面上,搜索框無處不在,而且還提供了“標簽”,能夠通過標簽來管理待閱文章。而 Instapaper 則提供了“文件夾”的形式來給文章分門別類,Clearly 依托的 Evernote,在整理內容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三個服務的功能對比可看下圖:
“分享”功能在“待閱”服務中占比較重要的地位,因為人們在閱讀完文章后,很自然就會對文章進行一定的處理,要么分享給朋友,要么收藏到筆記中。
Read it Later 的分享渠道最多樣化,能夠分享到多個流行的服務中去,包括 Box.net、Delicious、Digg、Tumblr 等等:
Instapaper 的分享渠道不如 Read it Later 多樣,但能夠提供多種內容分享的形式,比如用郵件發送文章的鏈接或是全文,或者可以直接復制鏈接或全文:
相比之下 Readability 則薄弱得多,但也覆蓋到國外主流的社交服務,同時提供了復制文章鏈接的功能:
如果要論使用體驗,Readability 和 Read it Later 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暫時存放“待閱”文章的地方,但 Instapaper 感覺不太一樣。它在主界面提供“Friends”子項,能夠查看好友收藏的文章,還能夠查看好友喜歡的文章,這樣 Instapaper 不僅僅是一個“待閱”應用,而是一個社交化閱讀應用。
網頁閱讀
如今的“待閱”服務在保存文章的同時,還為用戶提供干凈的閱讀版面,后者是吸引用戶的一大原因。
不過,每個服務在優化用戶閱讀體驗上的努力程度并不相同:
Readability 提供了 5 種模板,Instappaer 提供了 3 種、Clearly 提供了 4 種模板。
Readablility 可以改變模板、字體大小和正文的寬度,但不能像 Instapaper 那樣,改變模板后允許用戶改變字體的種類。Clearly 雖然和 Readability 差不多,但為用戶提供了自定義模板的工具,讓用戶定制出完全符合自己審美的模板。從靈活性上看,Clearly 最高。
Read it Later 沒有提供任何定制模板,但在“多頁抓取”功能上有優異的表現。所謂“多頁抓取”功能,就是把一篇分成幾頁的文章抓取出來,集中在一個頁面中顯示,免除翻頁的麻煩。
我嘗試用 Readability、Read it Later 和 Clearly 抓取一篇分為兩頁的英文長文,發現 Readability 和 Read it Later 的閱讀體驗最佳,看上去就是一篇文章,完全沒有突兀的感覺。而 Clearly 在顯示文章第二頁的內容時,會同時顯示文章的大標題,看起來比較突兀。
而后,我還用它們來抓取一篇分為兩頁的中文長文,發現不論 Readability 還是 Clearly 都添加了很多與文章本身無關的元素進去,閱讀體驗反而沒有得到改善,但 Read it Later 則還原了一個除了內容以外,什么都沒有的干凈版面。
【更新】今天起 Instapaper 開始支持“多頁抓取”功能(謝謝 @黑木 提供的消息),我分別用它來抓取前面這兩篇用于測試的文章,發現 Instapaper 能夠很好抓取多頁英文的文章,顯示效果上 Read it Later 和 Readability 一樣優秀,但它對中文網頁支持不足,無法抓取多頁中文文章的內容。
跨平臺支持
目前,Readability、Instapaper、Read it Later、Clearly 都主要依托瀏覽器來抓取信息,因此多瀏覽器的支持對于它們而言很重要,移動平臺的多平臺支持也同樣重要,兩者直接影響到這四個服務用戶群的大小。
目前,“待閱”服務要么為瀏覽器開發相應的插件,要么提供“書簽工具”為用戶提供服務。但瀏覽器插件的應用范圍不如“書簽工具(bookmarklet)”廣泛,如果開發者沒有為相應的瀏覽器開發插件,相當于它喪失一大用戶群體。而任何一個瀏覽器都擁有“收藏書簽”的功能,因此書簽工具能夠支持任意一種瀏覽器。
四種服務對跨平臺的支持如下:
Readability 為 Chrome、Firefox、Safari 提供了瀏覽器插件,而且還提供書簽工具,對多瀏覽器的支持最完善。
Instapaper 通過書簽工具來保存待閱文章,理論上可以支持任意一種瀏覽器。
Read it Later 和 Readability 一樣,既提供了瀏覽器插件也提供了書簽工具,不過現在它以書簽工具為主。
Clearly 是一個瀏覽器插件,僅僅對 Chrome 提供了支持,但依托 Evernote 平臺,對移動平臺有不錯的支持。
感想
Readability、Instapaper、Read it Later、Clearly 四個服務的發展歷程有“殊途同歸”的味道。
Readabilty 原本是一個增強網頁閱讀體驗的服務,通過移除網頁上多余的元素,提供干凈的網頁供人閱讀,但后來不但提供了瀏覽器插件,變成了“待閱”服務,還開始與內容出版方合作,現在又提供了移動應用;
Instapaper 從一開始就提供“待閱”功能,同時改善閱讀體驗,并最早開發出移動應用;
Read it Later 最早是 Firefox 上一個提供“待閱”功能的插件,但現在變成了一個網絡服務,而且對移動平臺進行了廣泛的支持;
Clearly 相當于給 Evernote 增加了待閱的功能。
不管偏向美化,還是注重“待閱”,這四個服務在功能上變得越來越重疊,競爭必將愈加激烈。
原文:http://www.ifanr.com/75971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