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保時捷版在外單挑顏值,普通版華為Mate 9內功也是極具看點,首次可抗衡今年旗艦平臺的麒麟960處理器、徠卡二代拍照的2倍雙攝變焦、SuperCharge快充、機器學習打造的18個月不變慢的使用體驗,都是首次可以讓國產手機對抗TOP2旗艦的理由。
華為Mate 9評測:商務旗艦竟贏在了拍照
華為此前在德國慕尼黑正式發布了華為Mate 9,分為標準版和保時捷定制版兩款,其中保時捷定制版由采用正反雙曲面設計,屏幕為5.5英寸+2K,指紋鍵配備在正面,標準版則為5.9英寸,取消了曲面設計,指紋仍在背部。兩款均配備徠卡雙攝和麒麟960處理器,4000mAh電池配5V-5A快充。
華為Mate 9摩卡棕
標準版沿用了5.9英寸屏幕尺寸,仍舊配備1080P屏幕,同時取消了保時捷版本了雙曲面、前置指紋等特性,指紋識別元件仍然放在了背部。不過它擁有更多顏色可選,分別為蒼穹灰、摩卡金、月光銀、陶瓷白、香檳金以及黑色。
Mate 7、8、9參數對比
回看三代Mate,在保持6英寸屏幕幾乎不變的情況下,整體機身尺寸同樣變化不大,三代機型都在157x80x7.9mm左右,因此從前面板來看幾乎還真很難分辨出Mate 7、Mate 8與最新的Mate 9。
普通版非保時捷版的Mate 9采用與Mate 8同樣的負向液晶屏幕,非曲面但覆蓋有2.5D弧面玻璃;而保時捷版則采用雙曲面Super AMOLED屏幕。
華為Mate 9
除屏幕外,玻璃底下的前面板也與后殼保持了一直的配色,并且保留有之前的同心圓紋處理;與保時捷版前置實體HOME鍵的方式不同,華為Mate 9普通版仍采用內置于屏幕的虛擬Android按鍵,講真筆者是用不習慣這樣的虛擬按鍵,不過好在Mate 9的UI當中三顆按鍵狀態下的位置比較集中,操作便利性尚可。
無曲面屏 有2.5D玻璃
熄屏下正面視圖的Mate 9極為簡潔,頂部開孔除揚聲器外僅有兩個,最大的當然留給了8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至于黑邊問題,雖然仍然較明顯的存在,但是通常意義上的“白邊”部分是基本不存在的,也就是屏幕可以延展到側面邊框,結合華為Mate 9此次普遍的暗色機身以及暗色主題,視覺上還是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背部徠卡雙鏡頭
相比背部略顯單調的Mate 8來說,華為Mate 9以拍照為中心的背部元素設計看上去要豐富不少;P9上集中于背部頂端的攝像頭區域在Mate 9背面分散開來,以黑白+彩色的徠卡雙攝鏡頭為中心,激光輔助對焦模塊與雙色溫閃光燈分立兩側。與華為P9一樣,這仍然是最大光圈f/2.2、焦距27mm的兩顆鏡頭。
鏡頭下方依然采用圓形后置指紋識別傳感器,這也是與那款售價萬元的保時捷限量版在設計上一個很大的不同。
根據之前的拆機圖來看,華為Mate 9整機依然沿用類似Mate 8的全金屬材質+全CNC工藝的處理,背部噴砂,三段式設計的上下兩條天線輸出位置采用塑料貼片,與整體后殼的顏色稍有色差。不過Mate 9提供了一個白色陶瓷版本,用白色漆掩蓋掉了這部分不和諧,只是應該與iphone 7亮黑一樣不夠耐劃。
隆起的側邊依然用金屬拉絲工藝造就了不錯的質感,靠近屏幕一側以及靠近后殼一側都留有高光倒角;電源鍵與一體式音量調節鍵位于機身右側,機身右下角位于虎口位置的時候輕易可以操作電源/鎖屏鍵,音量調節鍵就需要調整一下握持姿勢才能夠到了。
左側邊框容納雙nano-SIM卡槽,副卡槽同時支持microSD卡;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 9副卡可以支持WCDMA 3G網絡;得益于擁有全新自研全模Modem的麒麟960的支持,華為Mate 9首次支持LTE Cat.12與四載波聚合(4CC CA),峰值下載速率高達600Mbps,上網速率更快,網絡信號更好;同時支持2G/3G/4G多頻段雙卡漫游,無需更換手機便可在世界更多地方實現流暢通訊。
徠卡鏡頭與雙攝定制ISP
從P9系列開始,華為開始與徠卡合作采用雙攝像頭方案,使用黑白+彩色兩顆攝像頭經算法融合呈現優于傳統單枚攝像頭的成像效果。雖然是以往的商務定位,但致力于躋身頂尖行列的Mate 9也自然而然的繼承了這一“只出現在華為高端機”上的配置。
徠卡鏡頭
此次的方案被稱為“2.0”,從數字上看,P9上對稱的兩顆1200萬像素攝像頭被替換成了一顆1200萬像素+一顆2000萬像素的組合,這樣的組合與Mate 9此次帶來的2倍光學變焦功能有關。
華為Mate 9靠上的攝像頭為MonoChrome黑白攝像頭,下方的為彩色RGB攝像頭。跟P9系列相同,在正常拍攝時,兩枚后置攝像頭全部參與成像,但在使用黑白模式(非黑白濾鏡)拍攝時,只有左側的黑白攝像頭工作。
拍照模式
其中彩色的攝像頭采用傳統的RGBG拜耳陣列,用以記錄畫面中的彩色信息。而另一枚名為Monochrome的攝像頭取消了CMOS上面的分色濾鏡,進光量是普通拜耳陣列CMOS進光量的數倍。所有入射光線都直接傳到傳感器并被捕捉,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像素細節,此次華為Mate 9更是將這枚黑白鏡頭的像素數提高到了2000萬級別,細節表現力值得期待。
黑白+彩色攝像頭互相配合成像合成高分辨率圖像
鏡頭旁邊的“SUMMARIT”是徠卡鏡頭的命名規則,徠卡鏡頭通常會以光圈值分類,每一個區間有自己的命名。例如大光圈系列中的Noctilut(f/1.0)、Summilux(f/1.4)或是Summarit(f/2.5)。華為Mate 9的攝像頭被徠卡歸為Summarit系列,后面的H包含了“華為特供”的意思。aspH代表的是非球面鏡片,使用非球面鏡片可以改變射入透鏡的光線方向使其盡量匯聚于一點,這樣就能夠有效減小像差,從而令成像效果更好。
除了鏡頭與CMOS之外,還應關注到的是麒麟960專門對于雙攝的優化,其采用了Hybrid混合對焦技術,能夠根據拍照環境智能選擇最合適的對焦模式,升級的PRimISP 2.0內置高清HD硬件深度圖形處理器,增強光學變焦效果,支持4K視頻防抖;同時還支持黑白雙攝像頭實時處理技術,捕捉更多細節,這些特性也顯然正對剛剛發布的Mate 9。
說硬件有怎樣的革新畢竟原理上離普通消費者太遠,與我們關系更近的是操控以及是否能夠高效的快速直出照片,在這兒上面動腦子可以點兒不比CMOS的Tuning容易;在之前的徠卡一代也就是P9系列上,筆者最喜歡的是“鮮艷”色彩模式以及黑白模式。
“徠卡一代” 華為P9 Plus樣張
“鮮艷”模式下拍攝的樣張直出色彩則是更加討巧的風格,雖然距離德味仍有差距;而“黑白”相機在筆者看來救場的作用比較大,再平淡無奇的場景用黑白相機來拍也能夠借逼格補足其他方面的缺陷。
雙攝變焦與f/0.95大光圈
這回的“徠卡二代”除了上面提到的色彩模式,重點在于“2倍雙攝變焦”與“大光圈模式2.0”。2倍變焦致敬誰你懂的,Mate 9與iPhone 7 Plus在鏡頭焦距選擇上都十分相同,前者為27mm/54mm,而后者為28mm/56mm。不過出于實現原理上的不同,前者兩顆鏡頭均為等效27mm焦距,僅在開啟2倍雙攝變焦的情況下會達到54mm,而后者則是在物理上使用了一顆28mm的鏡頭+一顆56mm的鏡頭。
于是重點來了,相對于iPhone 7 Plus的光學變焦覆蓋不到28~56mm之間的焦段來說,華為Mate 9在發布會上放出的這張圖意味著它可以。
猜測這正是來源于那個不對稱的組合里那顆2000萬像素的攝像頭,當選擇“1200萬像素”的照片大小時,彩色鏡頭與黑白鏡頭所拍攝的依然為1200萬像素大小和2000萬像素大小的照片,前者的原片與后者的裁切照片合成一張;于是當選擇2000萬像素樣張大小的時候是沒辦法再開啟2倍光學變焦的。
2倍雙攝成像原理(非官方推測)
至于無變焦情況下的1200萬像素與2000萬像素大小的照片,可以看做前者是1200萬彩色與2000萬黑白“超采樣”壓縮至1200萬黑白(比如諾基亞808的將8個像素壓縮成為一個pure像素)之后的合成,后者則是1200萬彩色與2000萬黑白直接合成。
理論上選擇2000萬像素照片大小的情況下由于彩色鏡頭僅有1200萬像素,最終合成的樣片可能損失部分色彩信息,而選擇1200萬像素照片大小則并沒有這樣的問題,也是上圖的三種情況當中理論畫質最佳的狀況。(以上的成像過程根據我們推測得出,真實過程需要參考官方公布結果)
華為Mate 9非特殊模式樣張
接下來正式看看華為Mate 9的拍照樣張,均為標準色彩無特殊拍照模式下拍攝;夜景下為2000萬像素,白天為1200萬像素(忘了調了。。)
為什么說能秒iPhone 7 Plus
單看Mate 9可能不太直觀為何題目這樣說,于是這里專門來比比新標桿iPhone 7 Plus;得益于2000萬像素黑白攝像頭捕捉到的細節信息,華為Mate 9在解析力方面普遍要比1200萬像素的iPhone 7 Plus更好,中心畫質以及邊緣右下角畫質普遍都要好于iPhone 7 Plus,左下角畫質稍弱于7 Plus。
降噪處理上,華為Mate 9的算法在實際表現上也要優于iPhone 7 Plus,下面的樣張前者雖然有ISO200的感光度、而后者僅為ISO40,但Mate 9畫面純凈度依然好于iPhone 7 Plus。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