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之后360N4S驍龍版始出來,也引發了千元機王道是650還是625的討論。我們這次就來看看N4S的實力,順道解決處理器之爭的難題。
CPU性能測試:
N4S既然是驍龍625的千元機型,自然會有是否會縮水的聲音,同時我們說好的要解決625和650的高下問題,這樣對照組機型的人選便馬上浮出了水面:代表此前2000以上625機型的三星C7,以下在所有圖片內居中,代表驍龍650的小米MAX居右,而主角N4S則出現在左邊,開啟性能限制最小的一般省電模式。
首先是通用跑分平臺GeekBench4的成績,兩個平臺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650在A72大核心加持下單線程大幅領先,也因為核心數少多線程輸了一籌。但值得注意的是N4S的多線程成績和C7有著不可忽略的差距,可能是因為降頻,但暫時不能確定。
一瞬間的GBA模擬器測試,單線程和上面意義差不多,當然幅度有些區別,A72大核的優勢更多。當然A72和A53的區別我們再熟悉不過,都是意料之中。
N4S
C7
小米MAX
多線程項目第一個是軟解時長1:30的HEVC視頻,成績上倒也是意料之中,畢竟650的A72核心太強勢,總成績領先兩位625多達6幀,而N4S的表現和C7沒啥區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末尾的瞬時幀,關了一個大核的650落后于全開的625,可見保障A72核心正常高頻運行的重要性。
接下來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就是烤機,畢竟都是較為穩定的,所以時長放開到400秒。估計是因為GPU GFLOPS的更新,我們發現以往穩如POI的驍龍625已經不復存在,但令人失望的是N4S會很快降頻到1.7GHz,反復一段之后穩定下來,相比只在后期降頻到1.85GHz的C7表現差了相當一截,功耗還偏高了多達700mW。而小米MAX的650則保持了約300秒的接近穩定大核滿頻的狀態,算是相當不錯,但意料之中的是功耗大了不少,比C7多了近2W。
既然功耗數據在這,溫度上基本也就可想而知,C7最高只有70℃,溫控線也在此,當然很遺憾為啥不高一點;N4S則高了多達9℃,看上去除了功耗偏高之外,散熱也不如C7;而小米MAX溫控則高達90℃,當然畢竟性能強勁制程偏弱,可以理解,但這只是單烤,如果GPU參戰,問題就會顯現。
小結:測試發現這只N4S驍龍版的CPU功耗偏高,穩定性不如此前的C7,令人有些失望,而相比搭載650的小米MAX區別還是很明顯的,性能明顯不如,尤其是單線程,但功耗和溫度也低了很多。
GPU及游戲測試:
CPU測完,我們再來看看GPU。
首先是GB4新增加的compute成績,說實話娛樂性更大點。實測adreno510毫無意外地領先,但N4S相比C7有些落后,讓人多了點疑問。
不過在更傳統且靠譜的GFXBench上,N4S的表現相比C7基本持平,是驍龍625的正常水平,也明顯落后于更強大的驍龍650。
接下來看看GPU的烤機測試,單烤的話三者都沒有降頻,GPU浮點的話兩個625只有650的三分之二不到,但功耗不到650的一半,顯然這是14nm LPP工藝的勝利。
因為功耗低,溫度自然不錯,兩個625的最高溫度比小米MAX低了整整20攝氏度就足夠說明問題,一旦CPU和GPU同時發難,70+40的625機型尚可游刃有余,但90+60的650便會壓力山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次烤機N4S的功耗沒有更高,但溫度卻比C7高出了3℃,也基本坐實了其機身散熱效能相對較差的鍋。
N4S
小米MAX
既然說到CPU和GPU共同發難,自然就要提一下這類游戲。NBA 2K16全高,雖然小米MAX的650強大很多,但平均幀數之比N4S高了1幀,而且幀數圖表明其穩定性還被N4S吊打,導致卡頓感更明顯,同時預計續航也只有N4S的一半,表現顯然更弱。
通過trepn的全程監測,我們發現GPU上N4S可以保持和烤機一樣全程滿頻率輸出,而小米MAX則早早變慫,降頻正好對應幀數下降的時間,說明這至少是其幀數不佳的原因之一。
由于高通機型的特性,同樣規格的核心頻率共進退(除了關核),我們也可以通過監測其中一個大核心來了解頻率變化情況,我們發現小米MAXGPU降頻的同時,CPU也有著明顯的降頻震蕩問題,同樣是流暢度不佳的主要原因,而N4S則是和烤機一樣降頻到1.7GHz,不過好在還算高位,看起來沒構成太大的影響。
N4S
小米MAX
當然2K16這種長程游戲正好就是戳在625穩定持續的優勢上,而對于幾分鐘的短程游戲來說更多還是絕對性能上的比拼,激流快艇全高跑一圈顯然N4S落于下風,但好消息是由于幀數極差很小不到10幀,體感沒有明顯卡頓,只是覺得有些慢。
小結:N4S的GPU和游戲表現倒是沒啥大的問題,都是驍龍625的應有水平,絕對性能或者短程運行相比650還是劣勢明顯,但發揮更為穩定,對于長程游戲反而更有優勢。
閃存與快充:
360N4S驍龍版搭載了64GB的emmc5.1閃存,我們這次同樣使用a1 sd bench accurate來測試一下。
實測N4S的閃存讀寫都不算很高,但也都不低,屬于emmc5.1的正常水準,相比欠寫的C7和欠讀的小米MAX更均衡。
而在全程快速充電的過程中,N4S表現并不算好,使用原裝配件最大輸入功率只有14W,中途功率有嚴重的振蕩現象說明溫控嚴苛或者散熱不佳,只是因為拖尾很短將全程總耗時壓低在2小時40分鐘以內??紤]到此前4500mah以上電量的產品普遍表現不好,N4S的水平反倒還算可以接受。
總結:
作為千元級驍龍625產品的先行者,雖然360N4S的表現還是讓人有些失望,基于散熱和功耗偏高,CPU降頻1.7GHz并不符合傳說中穩如POI的625形象,但總體上還是發揮出了驍龍625持續穩定低耗的特點,再配上5000mah的大電池和無死角的外圍配置,仍可稱得上續航黨的勝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