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米推出了新一代的紅米4,拋開更精致的金屬機身不說,其最大的亮點,就是一下子就將高通驍龍625拉入了899元的普及價位。啥?驍龍625很高端嗎?
答案是,這個八核處理器雖然談不上特別強,但依舊被很多高端產品所武裝。比如Moto Z Play(3299元)、中興天機7MAX(2999元)、華為麥芒5(2999元)、三星 Galaxy C7(2799元)……總之,絕大多數配備驍龍625的機器都賣到了1500元以上。
那么,這顆處理器憑啥能屈能伸上下通吃呢?今天筆者就帶大家全方位了解一下。如果說驍龍800系列(如驍龍820/821)是劍指旗艦,驍龍400目標入門級的低端,那驍龍600家族就是高通移動處理器中的中流砥柱了。在驍龍600家族中存在以下成員:
雖然驍龍650/652性能較強,但成本頗高,而驍龍615/616/617則存在性能偏低的問題。而驍龍625,就是驍龍615/616/617的接班人,在相同的定位下可以提供更為主流的性能。
驍龍600家族清一色都是28nm工藝,為了實現功耗和性能的均衡,該系列處理器最大的特性就是主頻偏低,哪怕是驍龍652,它的最高主頻也僅有1.8GHz而已。而驍龍625卻是高通首次在非旗艦處理器身上引入14nm LPP制程,更先進的工藝可以讓它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同時還能擁有更低的發熱和功耗表現。
驍龍625的核心架構和驍龍617很像,它采用了八個Cortex-A53架構的核心,而且每個核心的最高主頻都能達到2.0GHz。而驍龍600家族的其他成員,則均采用了大小核戰略,只是驍龍615和驍龍616是由兩組主頻相差較大的四核Cortex-A53構成,而驍龍650和驍龍652則是由高性能的雙核/四核Cortex-A72和四核Cortex-A53構成。
不出意外的,驍龍625具備秒殺前輩驍龍617的實力,而它的CPU(多核)性能更是搶眼,甚至超越了定位更高的老大哥驍龍652。究其原因,則是驍龍625可以八核滿血運行在2.0GHz的最高主頻上,而驍龍652畢竟是由兩組四核架構組成,再加上頻率稍低,多核效率自然有所折扣。
需要注意的是,哪怕驍龍625的多核性能超過了驍龍652,但它們依舊不是處于一個級別的存在。原因很簡單,二者的GPU性能相差甚遠。驍龍625集成了Adreno 506 GPU,而且僅支持單通道LPDDR3內存,其游戲性能只有驍龍652的60%左右,在一些大型3D游戲的運行中依舊會出現卡頓的感覺。
總之,驍龍625的實際性能介于聯發科Helio P10和驍龍650之間,更適合對網絡速度和待機續航要求較高的用戶??吹竭@里,相信你已經對搭載這顆處理器的手機性能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了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