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別從程序員的角度和使用者的角度介紹了什么是操作系統:從程序員的角度,操作系統的作用是為用戶提供一臺等價的擴展機器,也稱虛擬機;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操作系統則是系統的資源管理者。
操作系統是一個大型的軟件系統,其功能復雜,體系龐大。從不同的角度看的結果也不同,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下面我們通過最典型的兩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1)從程序員的角度看
正如前面所說的,如果沒有操作系統,程序員在開發軟件的時候就必須陷入復雜的硬件實現細節。程序員并不想涉足這個可怕的領域,而且大量的精力花費在這個重復的、沒有創造性的工作上也使得程序員無法集中精力放在更具有創造性的程序設計工作中去。程序員需要的是一種簡單的,高度抽象的可以與之打交道的設備。將硬件細節與程序員隔離開來,這當然就是操作系統。
從這個角度看,操作系統的作用是為用戶提供一臺等價的擴展機器,也稱虛擬機,它比底層硬件更容易編程。
(2)從使用者的角度看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操作系統則用來管理一個復雜系統的各個部分。
操作系統負責在相互競爭的程序之間有序地控制對CPU、內存及其它I/O接口設備的分配。
比如說,假設在一臺計算機上運行的三個程序試圖同時在同一臺打印機上輸出計算結果。那么頭幾行可能是程序1的輸出,下幾行是程序2的輸出,然后又是程序3的輸出等等。最終結果將是一團糟。這時,操作系統采用將打印輸出送到磁盤上的緩沖區的方法就可以避免這種混亂。在一個程序結束后,操作系統可以將暫存在磁盤上的文件送到打印機輸出。
從這種角度來看,操作系統則是系統的資源管理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